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命题与地方命题地理高考趋势解读袁书琪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制订核心成员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地理教材分册主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学科研究员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3月科学研究地理高考的重要性科学研究地理高考的支持课题科学研究地理高考的学术指导国家命题与地方命题地理高考趋势解读1国家命题地理高考趋势解读1.1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题材选用趋势年份题材年份题材1.1.1总体上人文地理多于自然地理1.1.2自然地理呈现多—少—多趋势1.1.3人文地理呈现减少趋势1.1.4区域地理比重超过1/31.1.5区域地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1.6中国地理学与世界地理大致持平1.1.7自然地理重点不回避时区、地质、地图、资源环境、河流等1.1.8时区、河流、资源环境等呈上升趋势,地质、地图、海洋等下降1.1.9人文地理突出工业、城市、国土整治等,但呈现下降趋势1.1.10世界地理较稳定,中国地理波动大1.1.11区域地理突出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城市、交通等1.2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能力考查趋势1.2.1能力考查全面,命题思路多样1.2.2图表能力比技能稍少1.2.3图表能力中区域地图占半数1.2.4模式图、表格、剖面图、统计图突出1.2.5统计图、经纬网图增加,区域地图、模式图减少1.2.6综合分析占技能的2/31.2.7再认再现依然重要,占技能的1/41.2.8判断推理和计算比较重要1.2.9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在上升1.2.10再认再现、计算比较稳定1.3地理高考命题的“潜规则”1.3.1不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不求章节覆盖度(率)——内容效度不回避重点内容——即使单科试卷也不面面俱到1.3.2不再追求地理各分支的平衡——可能突出自然或人文——可能突出中国或世界——某个或某些重点要素或区域不回避1.3.3能力考查比较全面——保证综合能力测试的有效度——能力各要素分数可能悬殊,但比较齐全——主要在能力上体现区分度是合理的1.3.4不再追求“遵标循本”——不从教材取材,体现公正——考纲、考试说明体现能力不够,难遵照——课标、教材不失为参考,用以解读考纲、考试说明1.3.5不再寻求记忆具体知识和方法——给材料、给工具(图表内含方法)——但图文材料多了,审题时间不够——构成地理学科框架的图文必须记忆1.3.6不再请中学教师命题——向高校自主招生过度——不再兼过多的职能——但中学教师可参加审题、试做1.3.7不考察全面素质——是纸笔考试——不能考察情感、价值观——但可以渗透在知识、能力中1.3.8不考虑课改——选拔考试只依据学科逻辑——新老课程都只考基础的稳定的学科内容——课程改革存在误区,尚在实验,允许失误——高考稳定压倒一切,不允许失误1.3.9回避“题海”——参加编写高考习题集者不得参加命题——凡“题海”或“猜题专家”涉及之题一律不用——曾经征题,中学题目几无可用1.3.10回避“热点”——回避猜题的“热点”时政——地理不是政治——热点事件不等于热点地理问题——千万不要猜题押宝1.4地理课程标准对高考命题的影响Ex:蔬菜国际贸易考的是农业区位1.4.2热门现象回避,热点问题不回避Ex:历史上的海啸,既避免猜题,又考了热点1.4.3题材新颖课标允许——更换题材Ex:一条线一个点的时区问题究竟好不好?——至少公平1.4.4从地理科学问题出发课标“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逆向命题内容来源:Ex:某地种植结构变化的科研课题1.4.5从案例出发给出材料课标特别重视——案例Ex:产业重心转移考生没学过“产业重心”但可以用产业结构、数学上的比例、空间布局变化,猜到答案讨论:工农业区位论还可以用到哪些案例?1.4.6改造提升初中区域地理课标——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Ex:刚果河“三角港”——大学地理问题高中没有直接涉及但综合运用经纬网、等高线、海岸线、水系、气候、人口、经济、聚落、交通诸因素可以依托初中区域地理考查综合能力讨论:哪些是高中,哪些是初中的?1.4.7从图表出发配置问题课标“提倡多使用——主题鲜明的地理图像”Ex: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距离衰减直角坐标系图(马克思级差租)改为城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图(杜能圈)讨论:根据当前土地流转政策,还可以延长命题链,想试试么?1.4.8从地理知识中考查能力课标“评价——地理理解和应用能力”Ex:土尔扈特回归途中自然环境的威胁综合分析、演绎推理、想象等能力从知识中涌现讨论:答案链还可以延伸么?跟着感觉(认知)走,走到哪算哪1.4.9重视再认、再现能力课标“主要看——学生能否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