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孟浩然求仕期间的诗看其真隐者的气质唐才子传有言“古称祢衡不遇,赵壹无禄,观浩然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生白衣,良可悲夫。”提及孟浩然,总是不解生于盛世的他为什么会隐逸田园山林,更很多人质疑他并无真正的隐逸情怀,不过是功名心切但才学短浅,屡求仕不成便全身而退做起隐士,幸而孟浩然一生入京只有三次,今就按时间截取其所谓入京求仕期间的诗歌一一加以详味,从中来看孟浩然求仕时的诗,和这些时期“诗中的孟浩然”(闻一多唐诗杂论),探探孟浩然是否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全唐诗一六八)那样清朗飘然的孟浩然。对于孟浩然入京求仕期间,我将范围定于求仕入京前,求仕在京时期,及求仕落第返乡途中。这样区分是为了从诗中窥见孟浩然上京的原因和心态,求仕在京时的心境及其作罢离京返乡的情感得失,更为真切、真实的了解孟浩然及其平淡的诗歌表达。具体这期间的诗大致应有36首。一、而立之年羡鸿鹄,奋飞又厌流俗恶开元十一年冬至开元十二年八月,孟浩然因中书令张说之荐而首入长安,他此次晋京,在长安待了一年有余,并写了著名的赴京途中遇雪一诗。在孟浩然诗集中,其首次入京的相关诗歌大致有9首。首次来长安前孟浩然的追求仕进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开元六年有田家作一诗,这一时期诗人隐居在家,诗歌前四句孟襄阳自叙喜幽静尚恬淡与亲近隐者的情志,后部分写自己年过三十犹居田园,“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杨雄,一荐甘泉赋。”叹无人举荐,岁月蹉跎,徒有鸿鹄之志而无法实现,诗中诗人的仕进之心之强烈,对于正值而立之年而无为的青年士子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情,而对于从未踏上过仕途,涉足官场的孟浩然在其如此强烈功名之心下,年纪轻轻的他已有偏喜隐逸和志存功名的思想矛盾,“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内心极度苦闷。这种一开始就存在于骨子里的气质不能不说是其一生未能全力功名最重要的原因。而再看开元八年前后所作的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诗后十句的感慨世路艰难,怀才不遇,老大无成。“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诗中体现出其对前途渺茫的隐忧,还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怨和岁月蹉跎的恐惧之情。这首诗是孟浩然未踏上入京之途所作的,诗中的求仕之强烈情感不言而喻,然而心中又念“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而且“世途”一联讽刺仕途,警拔凝练,入木三分,分明体现出赴命途中逢雪是诗人已在应诏入京途中的诗作,这首诗寓情于景,描绘了旅途中的严冬景色,在萧索孤寂的意境中流露赴京之后的5首诗时间大致都在开元十二年左右,确定其在长安时的诗为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徐豫州司户因以投寄,这首诗表达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谊。其他4首中,书怀贻京邑故人、荆门上张丞相、都下送辛大之鄂和赠王九均是关于友人的。荆门上张丞相和赠王九是普通的赠友诗,两首诗中都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绵绵情谊,很富人情味,这与孟浩然“平生重结交”(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很有关系。内容上,注意到荆门上张丞相全诗在欢乐的基调中夹杂着思乡的忧愁。赠王九是孟浩然写给王迥的诗,从劝客归家的角度体现诗人注重日常人生的思想,同时,诗中表现出诗人淡泊功名精神状态,而这一点结合这时诗人已在求仕之中,不得不多加思考诗人的内在心性。书怀贻京邑故人约作于诗人入长安还襄阳之后,诗中诗人自抒怀抱,寄赠在京友人,表达了希望能得友人之助,“当涂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一起奋飞。诗中贯注着诗人求仕的急切和怀才不遇的愤怨心情,从这种情绪可以得知孟浩然之所以怨愤是怀才不遇感的愤怨,那赴命途中逢雪中对从仕的缺乏信心将不是对自己没信心,更可能是对仕途官场的不足够感兴趣而茫然缺乏信心,而这种精神情结正可从他骨子中喜隐逸、乐山水中找到答案。二、科途迟来试牛角,自信有余仍清淡孟浩然第二次入京于开元十六年夏天,旧唐书·孟浩然传中,“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年四十乃游京师。”孟浩然此次入京为“应进士”(旧唐书)。这次入京直至开元十八年秋,孟浩然自京还襄阳,并作了留别王侍御与王维。共18首。因涉及考试故按应考前后划分为入京前,在长安应试期间,出榜落第后三个阶段。入京前有送陈七赴西军、行至汝坟寄卢征君和送告八从军三首。送陈七赴西军约作于开元十六年诗人赴京之前不久,是诗人数量极少的边塞诗之一。诗中讲述送别同乡友人参军赴边,全诗声调铿锵有力,很有盛唐之音。值得注意的是诗中“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也表达了行至汝坟寄卢征君是诗人去往长安路过汝州、洛阳时所写,诗中描写雪景颇含浪漫色彩,全诗带有一种明朗的情绪,表明孟浩然对前途充满了乐观的信心。而送告八从军,中“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此首作于开元十六冬诗人赴长安前,诗中反映的是告八卫国戍边的昂扬精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