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徐州历史中考专项训练史实与推论60题(答案版)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做出判断,正确打“√”,错误打“×”。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朝科举考试经过初试、省试,录取者经吏部考察后,量才任用。唐朝科举已形成固定的程序,有利于通过推荐考察择优选拔人才公平考试4、唐朝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录取率比进士低高5、北宋出现了纸币“交子”和娱乐场所“瓦子”反映了宋代商业繁荣,城市自治。11世纪欧洲城市获得了自治权6、明成祖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皇权被削弱加强7、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实现了国家统一郑成功反清复明,1684年康熙设台湾府,才完成了统一8、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联系,在对外贸易中获利丰厚获利不大9、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西南10、清朝乾隆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是严格限制,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11、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应是《马关条约》后1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是《辛丑条约》后1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帝国主义侵略开始深入到内地应是《马关条约》后15、洋务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化的开端16、《辛丑条约》拆毁大沽炮台,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允许外国人派兵驻扎中国丧失了民族独立,成为帝国主义的完全殖民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标志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企业,只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17、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辛亥革命实现了“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没有实现18、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19、中共一大召开中国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无产阶级20、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1、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正式建立起义时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1928年,定名为红军2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正式出现1939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正式合作23、抗日战争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24、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扭转了抗战被动的局面,是抗日战争中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没有扭转抗战局面,台儿庄是防御战。25、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序幕解放战争开始于1946年,应是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26、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基础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27、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28、1953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29、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30、1958年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按劳分配,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实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积极性。3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3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建党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第一次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建国3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公有制为私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仍为公有制,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3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弊端实现了建国以来的又一次土地革命土地改革35、1980年我国设立珠海、深圳、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特区不同于近代历史上的通商口岸,国家拥有完整的主权。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36、1990年我国设置上海浦东新区这是我国新设的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新区37、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形成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38、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方针39、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