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设计教案数学设计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数学设计教案1活动目标: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6以内数的分合形式。2、练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看算式报出答案。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6的组成和5的加减。2、幼儿用书1-21页。活动过程:(一)游戏:碰球。——教师:我们学过了6以内的组成,还记得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吗?是哪几种分发呢?——鼓励幼儿前一已有经验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师幼共同玩“碰球”的游戏。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看数字卡片,要求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是“5”。2、游戏2—3遍后,可更换出示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要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二)游戏:开快乐火车——师友共同玩游戏,鼓励幼儿快速地报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数,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对: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几点开?教师出示算式:你们猜?幼儿:()点开。(三)幼儿操作活动。——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导幼儿观察圆点和数字分合式。启发幼儿在空格中填写相应数量的圆点或数字,并说一说分合式。——看算式进行5以内加减运算。——看图列算式——算式与答案连线。(四)活动评价。——鼓励个别幼儿大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活动与记录,其他幼儿对照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画面整洁、正确的幼儿。数学设计教案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活动准备:课件一套、幼儿正方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活动分析: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一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鉴于平面图形较为抽象,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困难,一方面更加激发幼儿的兴趣,一方面更好的为幼儿的学习所服务。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活动过程:一、导入情景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二、展开1、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让幼儿认识梯形,记住名字。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较正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要求:请幼儿比较边和角的不同。提问:正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出示课件引出平行的概念。5、让幼儿找出平行线并讲解其概念。6、找梯形、找出平行线,进行复习巩固。7、找周围生活中像梯形的物品,让幼儿知道梯形是较稳固的图形,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出示课件欣赏。三、结束延伸活动:继续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梯形物品。数学设计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学习,帮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复习导入谈话:从你家到学校的路同学们都很熟悉了,那你能说一说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吗?怎样能知道呢?(指名学生说)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拨: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方法。二、探索新知。(一)、理解相向而行、相背而行1、教师:如果找你的`一个好朋友来,你们两人合作,怎样走能计算出路程?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两种方法:①一人从家里走,一人从学校走,一直到两人相遇,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加。②从两地之间一人走到学校,一人走到家,所走的路程相加。结合两种方法,借助手势,帮学生理解相向、相背的含义。2、课件演示:同学们仔细看,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出示线段图,教师点拨: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了。(板书:两地同时相向)接着看,把看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出示线段图,教师点拨: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各自走了一段路。(板书:同地同时相背)(板书:)相向而行、相背而行都属于相遇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相遇问题的知识。(板书:相遇问题)问你想研究哪一种运动方式?看到这两种运动方式,你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3、教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