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B.导电C.通风2.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3.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A.棉线B.空气C.话筒4.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5.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A.传声B.导电C.通风6.将刚刚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则()。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产生波纹C.水位上升7.敲锣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A.锣面B.槌C.手D.地面8.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A.笛子本子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9.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交流,必须要()才能顺利进行。A.大声说话B.使用无线电设备C.小声说话10.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有关。A.高度B.长度C.刻度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2.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4.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5.通过拨动橡皮筋、敲击鼓面和音叉发现,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的(),并通过这些振动把()从一个地方传播到了另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中传播。6.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拉得越松,声音越()。(选填“高”或“低”)7.如果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8.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9.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10.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一会儿()。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2.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3.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发生变化。()4.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气体传播声的能力最强。()6.吹海螺、吹笛子、吹哨子都是空气在振动。()7.声音的大小在科学上叫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高。()8.被敲打后的音叉接触到水面后会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9.物体即使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10.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一样的。()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下列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把它们起来。五.填表题(共2题,共22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2.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2.闪电和雷同时在云层产生,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3.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4.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5.简单说说如何改变古筝上的某一根弦的音高?七.材料题(共3题,共19分)1.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2.某一天,有一个人找到福尔摩斯,说他碰上了幽灵。福尔摩斯觉得很好奇,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乘客说:“我乘坐的客轮触礁沉没了,幸好我会游泳,才没有沉下云。就当我在水下朝求救生艇游云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连忙从水里出来向沉船方向看去,结果又传来一声巨响。可是后来所有人都说只听到了一声巨响。你说我是不是遇到幽灵了?”福尔摩斯想了想,笑着说:“你没听错,不过确实只发生了一次爆炸,水里没有幽灵。”你能利用声音传播的知识,替福尔摩斯向这个人解释为什么会听到两次爆炸的声音吗?3.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