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BeijingCentralAxisandMasterPlanningOlympicPark北京城市中轴线与奥林匹克公园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核心区的奥林匹克公园得到朱小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了公众的广泛赞誉。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作为城市中轴线北端的结束,既与古老的北京旧城一脉相承,又彰显着现代科技的魅力。这让世人惊诧1964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于北京空前的城市建设成就,特别是北京城市“中轴线有机生长的模式,所内含的现系,同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院长、总建筑师。还担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实合理性和未来适应性,所舒展的力量和智慧,正昭示了北京传统中轴线的恒久生命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北力和不息活力”。[1]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创作》编辑委员会主任、《建筑学报》和《世界建筑》编辑如今,对北京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全球性的重大历史委员会委员。1995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事件,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对城市进行根本性结构调整地机会师优秀奖。虽已不多,但一些关键性的建设项目仍可能具有影响全局的效力”。因此,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给北京带来什么影响?今后北京城市建设的走向怎样?这些重大的课题摆在规划师、建筑师面前,迫使我们谨慎研究城市与奥运之关系。[2]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在申办奥运之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北城方案:选址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四环和五环之间,即现在的奥林匹克公园。“该方案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发展建设城市中轴线北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新的城市形象;用地位于市区中心地区和绿化隔离带的交接地带,环境优美;场馆集中程度高,与其他举办奥运会相关设施距离近、联系方便;城市的主要快速环线——四环、五环路穿过公园内部,交通方便;周围城市建设区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周边地区人口比较密集,配套设施完善,有利于赛后使用。”[3]北城方案的选址用地从解放初期的城市规划建设至今,一直作为大片的城市集中绿地予以了保留。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北京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在中轴线北延长线终端,建设一批新的现代化建筑,以体现首都北京步入21世纪的建筑风貌。80年代末建设的亚运村和奥林匹克公园选址的北城方案都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南城方案,即选址在东南四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南角或者亦庄。因为“北中轴选址地区原来是大面积的森林和绿地,因北京大半年的风向是西北风,几年施工下来,这里会给城市带来大量的尘土,空气质量会降低;东北两面的四环路现在已经非92atd常拥挤,如果把奥体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两个巨大的磁场再放在一起,将会严重增加交通负荷,雪上加霜;朝阳区已经规划了商业中心,在这里再规划一个展览中心有重复建设的可能;把国体中心放在南城,可以“开发北京大南部”,平衡北京市内部的贫富差距。”[4]综合多方面的意见,2000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市北土城路以北,城市被中轴线上进行“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规划”的国际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已经明确采用北城方案。2001年以北城方案为奥运主会场选址进行的申奥活动取得成功,说明选址北城的决定支持了申奥的成功。2北京旧城中轴线与奥林匹克公园规划2.1北京旧城北京为六朝古都,但今日的北京城源于元大都,北京的中轴线是在元大都规划设计奠基的。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在其东北方择址建设元朝国都——元大都,即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中轴线的划定,对元大都的规划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元大都城市规划的特色之处还在利用什刹海、北海一带天然湖泊的辽阔水面和绚丽风光营造这个城市。元大都的设计师为了使中轴线不湮没于湖水之中,在圆弧状湖泊的东岸划出了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线,切点就是今天的后门桥,切线就是今天的中轴线,从而确定了整个城市的布局,体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将儒、道兼融于中国都城营造中。1368年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元大都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由于此时的北平城只是北平布政使司的首府和藩国之都,因此城池规格制度稍嫌简陋。朱棣将其定为北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