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医疗保险财政需求与财政支付研究【摘要】我国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中75%以上来自财政补贴,职工医保基金平衡亦面临压力,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医疗保险的财政补贴需求加大。在此背景下,分析导致医保财政补贴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探究当前财政分配面临的制约及地区差异,为提升医保保障程度和财政可负担性提供政策思路。【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财政补贴;财政能力自2003年以来,我国公共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保险基金补贴的规模逐步加大,近年来,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中财政补贴份额基本保持在20%以上。其中财政补贴额度最大的项目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居民医保),2014—2017年间,财政社会保险补贴中41%用于居民医保。2017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了450元,基金收入中75%以上来自财政补贴(见图1)。居民医保无疑对财政补贴有很强的依赖,因而其保障程度需与财政支付能力相协调,另一方面,财政支付能力也需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适时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财政补贴不足基金收入的1%。但另一方面,职工医保基金平衡面临很大压力,根据人社部2016年报告,职工医保当期收不抵支的统筹区个数达100个,约占所有统筹区的30%,累计收不抵支的统筹区个数达28个。在经济放缓背景下,职工医保基金收入增长缓慢,但医保支出增长具有刚性,对财政补贴有潜在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们分析导致医保财政补贴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探究当前财政分配面临的制约及地区差异,为提升医保保障程度和财政可负担性提供政策思路。1日益增长的医保待遇对财政补贴有直接的需求1.1医疗支出水平增加将是长期趋势。这是因为,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老年人口医疗支出远高于年轻人口,因而老年人口占比增加提升了医疗需求;二是新药新技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新药新技术的需求增加;三是收入水平提高带来医疗需求增加。由此,医保需要在减轻医疗负担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已覆盖13.5亿人,基本实现全覆盖。但看病贵的矛盾依然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十分突出,官方统计表明,2013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有1256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2.4%,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至44%。医保制度建设下一步的任务需提高医保质量,提升保障程度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2近年来我国实施了诸多提高医保待遇的举措。2012年在基本医保普惠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2017年已经覆盖10.5亿人,大病患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2017年进一步扩充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其中西药和中成药较2009年版目录增加339个;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018年,进一步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以期减轻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2016年,城乡居民医保加快整合进度,整合过程实际上也是医保待遇提升的过程。按照国务院要求,将原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和医用耗材、慢特病病种等均按照就宽不就窄原则进行整合,新的报销待遇比之前两个制度分别的待遇都要高。总体看,居民医保待遇提升幅度更大,由此带来的医疗需求将逐步释放,而且医保待遇通常具有刚性,能上不能下。可以预见在现有补贴制度下,未来居民医保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将日益增加。2就业形态多样化将导致财政对社会保险补贴逐步增加2.1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个体创业人口显著增加。2014年开始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正规就业需求量放缓,同时政府积极鼓励大众创业,再加上“互联网+”催生了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个体创业人口显著增加,劳动力在单位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就业形态多样性正逐渐改变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构成,由此对财政补贴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2.2灵活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超过在单位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我国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劳动力之比趋于下降,从2010年的60%下降到2016年的46%(见图2)。单位就业人口的定义为,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主要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就业人员等。这表明我国灵活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在单位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2.3灵活就业人员多数选择参加居民医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者居民医保。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4年调查统计,这部分人群大多数会选择参加医保,参保人中大约89%的人均选择参加了居民医保。今后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灵活就业人群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