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教师资格考试 / 文档详情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12****sf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cmB.10cmC.15cmD.25cm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题目,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说明物体是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即:f<20cm<2f。解这个不等式,我们得到:10cm<f<20cm。对比选项,我们发现只有C选项(15cm)满足这个条件。2、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4:1,体积之比为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A.1:3B.3:1C.12:1D.1:1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密度的计算以及比例关系的应用。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我们可以设甲物体的质量为4m,体积为V;乙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3V(其中m和V为比例系数,不代表具体数值)。然后,我们利用密度的定义式ρ=mV来计算两个物体的密度。甲物体的密度为:ρ甲=m甲V甲=4mV;乙物体的密度为:ρ乙=m乙V乙=m3V;最后,我们求出两个物体密度的比值:ρ甲ρ乙=4mVm3V=4m×3VV×m=12。所以,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12:1,选项C正确。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能改变琴声的响度C.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答案: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包括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与响度的区分、声音对听力的影响,以及超声波的应用。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不是340m/s,而是无法传播。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实际上是在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琴声的音调,而不是响度。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由于地铁列车上的环境相对封闭,声音容易集中,且耳机产生的声音直接作用于耳膜,容易导致听力受损。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超声波具有能量,这是超声波的一个重要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超声波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和D。4、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A.牛顿B.帕斯卡C.安培D.法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的掌握情况。A选项,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它用于衡量力的大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不是力的单位,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安培是电流强度的单位,与力无关,故C选项错误。D选项,法拉是电容的单位,同样与力没有直接关系,因此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5、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体大B.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体小C.成实像和虚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两侧D.成虚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同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选项,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大小取决于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实像并不一定比物体大,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凸透镜成虚像时,一定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像一定比物体大,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两侧;但成虚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同侧。因此,C选项的描述不全面,错误。D选项,由C选项分析可知,凸透镜成虚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同侧,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6、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面镜成像B.影子的形成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反射、直线传播等光学现象。A选项,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平面镜表面发生反射,使得我们能看到物体的虚像,但这不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没有光线照射的黑暗区域,即影子,这也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