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优质教案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优质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优质教案(通用18篇),欢迎大家分享。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优质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情绪变化。2、让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有断尾逃生的本领。3、培养幼儿知道关心爱护动物。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情绪变化。2、难点: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的情境。活动准备:1、断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小壁虎、壁虎妈妈、黄牛、小鱼、燕子的头饰。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1、出示断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它怎么了?小壁虎尾巴断了,它觉得特别难看,于时到处问动物们借尾巴。你们听听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向别人借尾巴借到了吗?二、第一遍讲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1、师: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2、师:小壁虎在抓蚊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它的尾巴被谁咬断了?三、仔细听故事第二遍,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再生功能。1、师:小壁虎分别向谁借了尾巴?借到了吗?2、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为什么没有把它们的尾巴给小壁虎呢?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小鱼的尾巴可以拨水、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苍蝇,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3、师:小壁虎到最后有没有尾巴了呢?它怎么又有尾巴了呢?(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可以再生)4、师:小壁虎向小老虎借尾巴的时候怎么说的?我们平时借东西的时候该怎么说呢?四、幼儿边看课件边听故事第三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且激发他们对分角色的兴趣。五、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的情境。1、分配角色,进行表演。2、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并能准确的进行对话。六、小结壁虎是吃蚊子的益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大家要爱护它。活动延伸:将活动中的头饰放到表演区域,幼儿可自已邀伴进行角色表演。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优质教案2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2.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电脑课件1-8,连续的配乐朗诵录音若干段。3.树杆、树冠,胶水、大副铅画纸每桌一份。各种可供选择的人与小动物的图片若干。4.优美的音乐2段。活动过程:(一)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树林玩好吗?2.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二)探索树林的秘密。1.师: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三)欣赏、理解散文诗。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师:树林可真美,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尽情的玩耍,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树朋友》的散文诗。(老师边连续播放课件)2.(逐段放课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A.春天,小松鼠在树梢上干什么?B.夏天,小松鼠又在树林里干什么?C.秋天,树叶怎么样了?D.冬天,小松鼠又是怎么做的呢?(四)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1.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干和树冠粘贴成大树,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2.放配乐散文诗《树朋友》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活动延伸: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朋友》。教学反思:在试教的时候很多孩子对图片中的树都叫不出名字,于是我想让孩子事先了解各种树的名称,所以导致活动中我还没有点开图片,有的孩子就能说出树的名称。还有就是认识常绿树与落叶树,这些内容可以放在生活活动中,如午后散步的时候教师带领孩子们出去散步,边散步边认识一些树的名称与种类。在进行游戏“种树”这一环节中由于我讲的比较快,孩子们有的还没有听清楚要求,就开始操作,效果不甚理想。我想是否可以提供些小标记,帮助幼儿记忆,并商量采用颜色、高矮、落叶树常绿树的标记进行多维的排序。而类似的排序活动也可以放在区域中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优质教案3活动目标: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读画面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在自主阅读和集中阅读过程中,初步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4、促进幼儿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