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即墨市第五中学导学案学科:政治编写人:高三政治组审核人:徐世冠课题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时间2012年9月17日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效率与公平关系。能力目标: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重点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难点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课前自主复习:1、分配制度(1)是什么(2)为什么2、按劳分配(1)基本内容和要求(2)必然性(3)意义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内容:4、社会公平(1)表现(2)措施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是什么(2)为什么(3)如何处理二者关系课堂自主探究:探究一:(2012广东汕头质检)材料二: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是社会公平的“稳压器”。我国目前大约23%人口跨入中产阶层,珠三角地区已率先呈现了“橄榄形”的雏形。但是广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劳动报酬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49.6%降到2009年的40.6%。(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请为广东实现“橄榄形”收入分配提出建议。探究二:(2012河北唐山三模)材料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农业技术人员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激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转换机制,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和绩效工资,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辨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比落实考评办法更重要。(14分)课堂练习:1、(2009高考江苏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2011高考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2山东泰安二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中,有两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其一,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其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外界形象的解读为“收入要跑赢GDP”。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收入要跑赢GDP”应该①在初次分配中着力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②在再分配中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③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④允许生产要素按比重参与收入分配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2012山东烟台二模)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A.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C.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5、(2012云南省二模)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①降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②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③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高管人员薪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7、(2012天津十二县区二联考)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是正相关系。企业支付高工资会增加成本,但可以通过提高员工队伍质量、提高员工努力程度、降低离职率等得到更多的收益。效率工资理论说明了A.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B.让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C.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