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黄胜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但过支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一种负担,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所以设计适量有效的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考虑为学生创设一种他们喜欢,又适合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尝试运用以下方式。一、趣味性的作业,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如:在教学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作业让小朋友带回家。我让小朋友在家里从物体的面上找学习过的图形,把它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拼一拼。通过小朋友观察、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拼一拼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数学作业原来也可以变成手工课和美术课。二、探索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此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茶壶图的情境图,指导学生自己体验,改变观察方位,感受观察到的形状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课余时间,从正面、上面、侧面三个方面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把看到图形画下来;小组内共有4个积木,位置随便放,还是从三个方向看,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3.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可以大胆给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独立尝试,利用已有知识求三角形的面积,并能有一份短短的探究小日记,让学生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品味作为学习主人的尊严,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三、生活化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可能如此单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抽象概括出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时间”,掌握了几时和几时半后,设计一次生活作业: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记录自己当天放学到家、晚餐、睡觉、以及第二天早晨起床、吃早餐、到校的时间,然后在课上将自己记录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一拨”表示出来。区分12时制和24时制,了解钟面上的不同时间(非几时和几时半),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由于让学生把知识带出了课堂,走入生活这一数学大课堂,他们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就被激发。类似这样既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四、分层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在学习上,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让学的好的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劲头,而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在作业布置时,将习题分三层。第一层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