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不能说明的是()。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B.空气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比固体中强2.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3.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A.不盛水的试管B.盛3/4水的试管C.盛1/2水的试管4.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C.继续轻轻地敲5.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我们观察到()。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都不同6.耳朵里产生振动的是()。A.耳蜗B.鼓膜C.听神经7.我们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官是()。A.舌B.声带C.鳃8.下列哪种声音听上去会让人心情愉悦()。A.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B.悠扬的钢琴声C.农贸市场的喧哗声9.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越()。A.高B.低C.快D.慢10.古代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远方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能传播声音。A.空气B.液体C.固体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能传播声音。2.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3.声音能在()体,()体,()体中传播。4.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5.鼓声是由()振动产生;二胡的声音是由()的振动产生。6.我们的耳朵分为()三部分。7.我们人耳里面的()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8.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9.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有关。10.通过弹拨弦乐器发现,琴弦()些,音高就高;琴弦()些,音高就低。A.粗B.松C.长D.细E.紧F.短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减少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没什么影响。()2.我们的耳朵无法感受到超声波,而蝙蝠不但能听到超声波,还能通过鼻腔发出超声波。()3.我们做的土电话能听到对方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扩大了。()4.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5.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用木棒“听”音乐,这说明了木棒也能传播声音。()6.下雨声属于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7.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8.耳廓有收集声音并把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9.同一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10.我们周围的声音有的悦耳,有的刺耳。()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听觉神经传递声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填表题(共2题,共20分)1.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2.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3.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4.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这是为什么?5.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七.材料题(共3题,共17分)1.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2.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3.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诗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疾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根据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弦的粗细对音高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音高?八.综合题(共5题,共37分)1.下面是四(1)班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器材,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2.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数字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按1~4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2)按I~8顺序被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3.观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