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商务论文: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再认识电子商务论文: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再认识导语:当前,我国正进入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呈现多场耦合加速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阶段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所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实践表明,农业电子商务对创新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业产业价值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而且将继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电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乃至我们这个时代的革命性意义。第一,农业电商正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格局创新的一条“鲶鱼”。通过研究近百年来世界农业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国在1930、40年代、欧盟和日本在1950、60年代、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1980年代,这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关键时期,都不同程度遭遇过农产品市场波动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进而迫使它们在农产品市场流通格局构建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我国要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要由“农业大国”成长为“农业强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新格局是绕不过的一道坎,而且目前很可能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从世界范围看,农产品流通大体上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主要手段;二是以法国、德国、荷兰等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农产品直销比例不断上升,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建有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公益性批发市场;三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农产品直销体系发达,美国直销比例高达80%。我国应走一条怎样的农产品流通之路呢?显然不可能简单机械地模仿其中任何一种模式,一定是要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与农业特点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这些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格局中批发市场始终是“一股独大”,占到农产品流通总量的近80%份额,集贸市场占到15%左右,而超市在5%左右。但近几年,这一格局正因为“互联网+”、因为电子商务这个“天上掉下的林妹妹”而发生着前景可期且令人欣喜的变化,包括前几年频繁出现的鲜活农产品滞销卖难现象都在减少,业界反映这其中就有农业电商的贡献。电商成为继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之外的第四条农产品流通快车道,农业电子商务会成长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格局创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中国元素。从一定角度看,它有可能成为经济学意义上鲶鱼效应中的“鲶鱼”,因为有电商的加入和搅动,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将加快创新的进程,而且和国际比较更具创新性动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信用及物流等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诸多问题正在政府的管束与市场的力量双重作用下逐步破解,包括随着2016年5月30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深入实施,农业电商的营商环境必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二,农业电商正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块试金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所有的供给侧改革都应该是面向市场需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商把农产品直接摆到了消费者面前、摆到了市场面前,接受市场的挑选与评价。有研究认为,“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归根结底就是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海量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我们生产的农产品到底受不受消费者欢迎,看看购买数据就知道了;消费者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包装、他们关心食用农产品的哪些吃法哪些营养成分,看看网上社区的议论就知道了。在这方面,通过电商领域的大数据挖掘,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对于农产品细分市场的定位和开拓,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国内一个权威农业网站进行过一次尝试性的数据挖掘发现,美国最关心我国网上农产品市场营销信息,法国关注我国农业政策;国内北上广的网民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信息,而山东、江苏的网民则更加关注规模化种养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管理质量与效率显然是有实际意义的。就农业全局来说也一样,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深入了解和研究市场需求就会变成盲人摸象、不得要领。现在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应该把我国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布局进一步搞清楚,这包括空间布局、时间(季节性)布局、结构布局以及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上下了很大功夫,从面向主产区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