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竞赛题 / 文档详情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2013—2014学年黎圩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竞赛题(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答题,答题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张茂盛姓名:班级: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表)1.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人们常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D.小明往水瓶里倒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2、有一位坐在开往上海的轮船上的乘客说:“上海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话选择的参照物是()A.轮船B.上海C.海水D.其他船只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温度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7.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收到回声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10、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cm。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_。11、"唱歌时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尖声细嗓”指的是"轻声细语"指的是“悦耳动听”指的是_______好12、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当时间相同时,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13、100跑比赛时我们是采用相同______比较______的方法。三、计算题(14小题16分,15小题10分,共26分)14.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4)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15.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四、探究与设计(16小题15分,17小题14分,共29分)16、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图1-1(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4)某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1-1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靠在它上面的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5)假如在月球上重做此实验,我们能看到什么现象?17.如图7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初二物理竞赛题

文档大小:17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