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紫色》中的概念隐喻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紫色》中的概念隐喻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紫色》是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于1982年发表,获得了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西丽的成长经历,呈现了种族、阶级、性别、宗教等众多社会问题。本研究旨在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的概念隐喻,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语言学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紫色》中的概念隐喻,包括:(1)人物形象的概念隐喻分析;(2)事件情节的概念隐喻分析;(3)主题思想的概念隐喻分析。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文本分析方法:对小说的文本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探究其中概念隐喻的形式、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2)语境分析方法:考察隐喻使用的具体语境和社会背景,揭示其深层意义和社会意义;(3)对比分析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和语言材料,对《紫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独特性和普遍性。三、预期成果及进度安排1.预期成果本研究拟得到以下预期成果:(1)全面解读《紫色》中的概念隐喻,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2)构建《紫色》的隐喻系统,探究其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3)为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研究提供一个实证案例和理论探索。2.进度安排本研究预计在以下时间内完成:(1)文献调研和前期准备:一个月;(2)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三个月;(3)对比分析和成果撰写:两个月。四、参考文献1.Lakoff,G.&Johnson,M.(1980).MetaphorsWeLiveB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Steen,G.(1999).Metaphorindiscourse.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3.杨帆.(2011)。《红与黑》中概念隐喻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35(1),131-135。4.陈大明.(2012)。《活着》中的人物形象隐喻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2),63-66。5.高庆,王树国(2017)。《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概念隐喻的研究[J]。特别贡献争创,23(12),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