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统计数据整理概述(Ɡàishù)第二节统计数据分组第三节频数分布第四节数据的显示第一节统计数据整理(zhěnglǐ)概述统计整理的意义:1、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2、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lìshǐ)资料的必要手段。二、统计(tǒngjì)整理的内容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第一步,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它是对资料整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步骤做出具体的安排与规定。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审核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全部收齐,填报(tiánbào)是否缺漏与差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资料汇总计算能顺利进行。第三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并结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五步,对统计资料妥善保存,系统积累。四、数据(shùjù)的预处理2.审核资料的正确性:审核资料的正确性,是检查所填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常用的审核方法有两种:(1)逻辑检查首先,从理论上或常识上检查资料是否有悖常理、有无(yǒuwú)不切实际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次,是检查各项目之间有无(yǒuwú)相互矛盾的地方。(2)计算检查即检查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计量单位是否(shìfǒu)符合规定,并通过各种计算方法来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字是否(shìfǒu)相互衔接。3.历史资料的审核:在利用历史资料(或其他(qítā)间接资料)时,应审核资料的可靠程度、指标含义、所属时间与空间范围、计算方法和分组条件与规定的要求是否一致。一般可以从调查资料的历史背景、调查者搜集资料的目的以及资料来源等,来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也可以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指标的变动趋势来检查它的正确性。(二)资料审核后的订正通过上述审核,如发现有缺报、缺份和缺项等情况,应及时催报、补报;如有不正确之处,则应分别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1)对于可以肯定的一般错误(cuòwù),应及时代为更正,并通知原报单位。(2)对于可疑之数或无法代为更正的错误(cuòwù),应要求原单位复查更正。(3)如果所发现的差错在其他(qítā)单位也可能发生时,应将错误情况通报所有单位,以免发生类似错误。(4)对于严重的错误,应发还重新填报,并查明发生错误的原因,若属于违法行为,则应依法严肃处理。第二节统计数据的分组二、统计(tǒngjì)分组的原则三、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区分现象的不同类型各种(ɡèzhǒnɡ)现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并在其发展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通过统计分组,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区分开来,并且经过比较和研究,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深刻认识总体的目的。1997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布(fēnbù)情况资料来源:《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二)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按照(ànzhào)某种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可以计算出各组数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组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反映出总体的结构状况,加深对现象总体的认识。例如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可以观察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的差异,以及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对人口按照文化程度分组,计算大学及大学以上(yǐshàng)、大学肄业及在校、高中、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各组人口所占的比重,就能反映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构成情况。如果将不同时期的同一总体的结构相互比较,还可以揭示出总体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表3—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资料来源:《中国(zhōnɡɡuó)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zhōnɡɡuó)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2003年版,中国(zhōnɡɡuó)统计出版社。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之年均增加2.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8.0%。反映在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9.1%下降到2002年的14.5%,下降了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50%提高到51.8%,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30.9%提高到33.7%,上升了2.8个百分点。它反映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biànhuà)发展过程。(三)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liánxì)、相互依存的。一种现象的表现,既是它与其他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会对其他现象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反映出现象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例如将商品流通企业按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