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与指导过程记录题目:基于粮食安全的安徽省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学生姓名:丁孟学号:070712101系(部):旅游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入学时间:2007年9月导师姓名:荣慧芳职称/学位:硕士导师所在单位:池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时间:二○一一年五月池州学院教务处制填写说明一、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院系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进行选题,必须做到一人一题。二、选题确定后,学生应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向导师提交开题报告,导师应认真审阅开题报告并在“导师对选题的评价及开题意见”栏内签署选题评价和是否同意开题的意见。三、“指导过程记录”由导师根据指导过程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同时要求学生签名确认。四、“导师对选题的评价及开题意见”的字数应不少于100字,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学生的设计(论文)选题是否适当,该选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②设计(论文)写作提纲是否得当,是否符合逻辑规范;③文献资料的收集是否充分,时间进度安排是否合理;④设计(论文)开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五、“导师评语以及建议成绩”一栏是导师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定稿所作的总体性评价,字数应不少于150字,内容应包括:①对设计(论文)的整体评价;②对设计(论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方面的评价;③对设计(论文)创新性的评价;④对设计(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规范的评价;⑤对设计(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六、开题报告与指导过程记录是考核导师工作业绩的依据,在学生论文答辩(二次答辩)结束后由院系根据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要求进行装订和存档。一、选题依据(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1、研究的意义粮食安全问题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粮食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耕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供给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稀缺之间出现了矛盾,因此,保证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不仅关系到粮食供给,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安徽省位于中部核心地带,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同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的预测耕地保有量对保障安徽省粮食安全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耕地保有量的科学预测和分析,旨在为安徽省合理安排非农用地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工作提供依据,为协调各类用地矛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持,为土地的宏观管理和三农服务。2、研究的现状近年来,许多学者以全国或个别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耕地变化的趋势,从耕地需求量和耕地可供给量等层面给出了耕地保有量预测方法。目前,耕地保有量预测的方法主要是以下思路:第一,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预测,主要是从研究地区粮食安全角度出发通过预测规划期内的人口、粮食人均占有量和粮食单产等指标,预测规划期末对粮食的需求量,从而测算满足当地人口需要保护的耕地面积,确保规划期末耕地面积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增减平衡法。预测耕地增加和减少的情况,从供需平衡出发预测耕地保有量。第三,基于定量模型的耕地保有量预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例如线性回归法、指数平滑法和模糊预测法等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耕地数量。综上,虽然耕地保护研究工作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国的耕地问题一直都比较突出,耕地保护研究工作起步比较晚,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理论,保证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3、主要参考文献[1]吴桂平,曾永年,杨松.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经济地理,2007,27(6):995-1002.[2]HYPERLINK"/ndoasp/webdetail.asp?id=9495147"唐少琛.粮食安全与耕地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4,13(1):149-150.[3]HYPERLINK"/ndoasp/webdetail.asp?id=10356603"熊德惠.贵州省黔南州耕地保有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292-294.[4]HYPERLINK"/ndoasp/webdetail.asp?id=5794836"傅泽强,蔡运龙.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5]吴天君.耕地保护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9:4-10.[6]唐健.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7]甘永萍.周兴.郑晓平.耕地供需预测方法研究以博白县为例[J].地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