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270页共NUMPAGES270页第PAGE\*MERGEFORMAT27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70页《货币银行学》自考课程教案课程代码:00066课程性质: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必修课教材:《货币银行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陈雨露主编,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教案撰写人:徐培文教案框架1.课程学习重点、考核目标与教学课时安排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3.各章考核知识点、讲解重点一、课程学习重点、考核目标与教学课时安排1.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重点(1)对货币、信用、金融、外汇及汇率等基本概念的识记与辨析;(2)准确理解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供求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总体上把握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进而能够将其置于开放经济的框架下分析宏观金融的内外均衡问题;(3)了解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经营、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与规律等,并且能够掌握金融监管的基本知识。2.考核目标(1)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具体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基本概念及特征的主要内容(比如定义、方法及特征、重要结论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关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具体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基本概念及特征的内涵及外延,理解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的确切含义;了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专业名词的分类和职能,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特征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论述,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理解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体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理论,对现实中的具体金融现象进行解释和论述,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利用单复利、货币需求量等基本公式,进行实际运算;能够面对具体、实际的经济与金融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并能够采用已经学到的图形、公式和基本理论去探究解释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3.教学课时安排章次内容教学课时一货币与货币制度6二信用5三外汇与汇率8四金融机构3五金融市场4六第一编基本理论——复习5七货币需求4八货币供给4九第二编货币供求与宏观均衡——复习5十货币均衡与总供求2十一开放经济下的宏观均衡10十二商业银行8十三非银行金融机构4十四政策性金融机构3十五中央银行4十六第三编金融机构——复习5十七货币政策6十八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3十九第四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复习5二十复习12合计106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编基本理论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含义、起源、性质、职能、作用以及货币形式的演进;理解货币流通的实质和范围,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初步掌握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打下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货币的含义与起源(一)货币的含义货币(money)是指在商品与劳务的支付中以及在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马克思曾经精辟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二)货币与现金、存款、财富与收入的区别(三)货币的起源货币起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晶。(四)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货币的产生或起源都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出现了货币价值形式。第二节货币本质(一)有关货币本质的学说实物货币说、金属货币学说、名目货币说、劳动货币说。(二)马克思的货币本质的学说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经济范畴,货币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表现。第三节货币形态的演进(一)诸种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形态、金属货币形态、纸币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二)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电子货币也是真正的货币形式,是一定社会劳动的代表。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不同学说1.西方学者有关货币职能的学说2.马克思的货币功能学说(二)货币职能的共同性(三)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第五节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一)货币面纱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不过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对经济不发生实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