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中学实验 / 文档详情
实验五 醇、酚、醚的性质.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验五 醇、酚、醚的性质.doc

实验五醇、酚、醚的性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五醇、酚、醚的性质一、实验目的掌握醇和酚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鉴别方法。了解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方法。二、实验原理醇分子中烃基(-OH)上的氢可以被金属钠置换,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这一反应有时也用作醇的定性试验。醇与浓盐酸一氯化锌溶液作用,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在醇的定性检验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醇的结构对反应的速率有明显的影响。一元醇中伯醇被氧化成醛,仲醇被氧化成酮,叔醇不被氧化。酚类分子中的羟基(-OH)直接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由于受芳环的影响,因而酚与醇的性质不同,最显著的特点是酚具有弱酸性,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而且各种酚产生不同的颜色,多数酚呈现红、蓝、紫或绿色。颜色的产生是由于形成电离度很大的络合物,例如:酚羟基使苯环活化,比较容易发生卤代、硝化及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醚分子中氧上的未用电子对能吸引质子,因此能与浓盐酸、浓硫酸等形成钅羊盐:钅羊盐可溶于过量的浓酸中,加水稀释,又分解为原来的醚和酸。利用这个特征,即可去除或分离某些有机混合物中的醚类。三、主要药品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甘油、乙醚、苯酚、浓硫酸、金属钠、广泛pH试纸、Lucas试剂(34g无水氯化锌溶于23mL浓盐酸得溶液约35mL)、5%的高锰酸钾溶液、3mol•L-1硫酸、10%氢氧化钠、饱和苯酚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饱和溴水、5%的碳酸钠、5%碘化-1%淀粉溶液、5%CuSO4溶液四、实验操作1.醇的性质①醇钠的生成与水解在四支干燥试管里分别加入0.5~1ml无水乙醇、伯、仲、叔丁醇,分别加入一小粒新鲜金属钠,(用小镊子取),观察反应快慢的顺序,待所有钠反应完毕后[1],任取其中一管的几滴反应液滴在表面皿上,使多余的醇挥发,残留在表面皿上的固体就是醇钠盐。滴几滴水在醇钠上面,检查溶液的碱性。②Lucas试验[2]取伯、仲、叔丁醇三种样品各0.5ml分别放入3支干燥试管中。加Lucas试剂1ml充分摇动后静置。若溶液立即见有浑浊,并且静置后分层为叔丁醇。如不见浑浊,则放在水浴中温热几分钟,静置,溶液慢慢出现浑浊,为仲丁醇。不起作用的为伯丁醇。③醇的氧化取三支试管,各加入10滴5%的高锰酸钾溶液,5滴3mol•L-1硫酸(1.5ml),然后分别加入10滴伯、仲、叔丁醇。充分摇动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若无变化可微热后再观察。④甘油与氢氧化铜反应取2支试管各加入10滴10%NaOH溶液和5%CuSO4溶液,混匀后,分别加入乙醇、甘油各10滴,振摇,静置,观察现象并解释发生的变化。2.酚的性质①酚的溶解度和弱酸性取一支试管,加入液体苯酚2~3滴及水5滴,摇匀后得一乳浊液,说明苯酚难溶于水。蘸取1滴于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有何变化。向乳浊液中滴入10%的氢氧化钠至溶液澄清,此时生成什么?然后向澄清液中加入10%盐酸至浑浊(为什么?)。②酚类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在试管中加入0.5m1苯酚的饱和水溶液,再加入1%三氯化铁水溶液1~2滴,观察颜色有何变化。③酚的溴化在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的水溶液,用1m1水稀释至2m1,再滴加饱和溴水,观察溴水不断褪色并有白色沉淀析出。④酚的氧化在试管中滴入20滴苯酚溶液,再滴10滴10%NaOH溶液,最后滴加2~3滴0.03mol/L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并解释所发生的变化。3.醚的性质①乙醚与浓硫酸的作用(钅羊盐的生成)取2m1浓硫酸放在试管里,在冰水中冷却到0℃后,小心倒入事先用冰冷却好的乙醚lml,观察现象并嗅其气味。然后把试管内的液体倒入盛有5m1冰水的另一试管内,同时振荡和冷却,观察现象并嗅其气味。②过氧化物的检验取2毫升乙醚于试管中,随即加入5%碘化-1%淀粉试剂1毫升。如溶液变蓝,表示有过氧化物存在。五、注意事项[1]如果反应停止后溶液中仍有残余的钠,应该先用镊子将钠取出放在酒精中破坏,然后加水,否则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不但影响实验结果,而且造成不安全。[2]含碳原子数在六个以下的低级醇类均溶于Lucas试剂,作用后能生成不溶的氯代烷,反应液出现浑浊,静止后分层。此试剂可用作各种醇的鉴别和比较。六、思考题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丙醇与异丙醇(2)丙醇与丙三醇(3)苯、环己醇、苄醇与苯酚(4)乙醇与苯酚2.在配制卢卡斯试剂时应注意些什么?为什么可用卢卡斯试剂来鉴别伯醇、伯醇和叔醇?此反应用于鉴别有什么限制?3.苯酚为什么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而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实验五 醇、酚、醚的性质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