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耳朵结构中,感觉声音的部分是()。A.外耳B.中耳C.内耳2.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3.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4.制作“土电话”时,线绳要()。A.松B.紧C.拐弯D.随便5.手指轻轻接触到桌面,并在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当耳贴在桌子一角上,再这样让手指滑动时,()。A.耳朵听到一样清晰的声音B.它们几乎没有声音C.贴在桌角上听得更清晰6.猫的叫声与火车的鸣笛声相比,()。A.火车声响亮且音调低B.猫叫声响亮且音调低C.火车声响亮且音调高7.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有关。A.高度B.长度C.刻度8.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A.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走B.游客听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C.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9.小红吹奏上图的乐器,声音最高的是()。A.1号试管B.3号试管C.6号试管10.小红拿了六根相同的试管,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如图),她用嘴吹试管,主要是靠()振动而发出声音的。A.试管内的水B.试管内的空气C.整个试管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声音以()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2.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由于音叉振动,水面产生()。再将振动的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3.图书馆传来“哈哈哈”的笑声,这是(),是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之一。4.通过拨动橡皮筋、敲击鼓面和音叉发现,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的(),并通过这些振动把()从一个地方传播到了另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中传播。5.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6.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7.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8.声音的传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9.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一会儿()。10.耳由外耳、()、()三部分组成。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豆子会在鼓面跳动。()3.声音的音高与振动快慢有关,音量与振幅大小有关。()4.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5.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6.吹口哨可以发出声音。()7.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高。()8.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9.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幅度越大。()10.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如果我们在同样条件下,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低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2.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2.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3.在相同力量下,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4.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5.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七.材料题(共3题,共16分)1.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2.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3.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请分析隔着哪个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好,并试着排序。八.综合题(共5题,共53分)1.鼓面上面放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时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1.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2.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3.这探究了()。A.声音的高低与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