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语言教案【热门】大班语言教案范文锦集五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班语言教案篇1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尝试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故事内容。2、理解狼从“惊喜”到“失望”和小猪由“害怕”到“得意”的心理变化。3、感受故事的诙谐,体验阅读的乐趣。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尝试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故事内容。难点:理解狼从“惊喜”到“失望”和小猪由“害怕”到“得意”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PPT1)画面上有谁?几只小猪?多少只狼?(读故事名)当一只小猪遇到一百只狼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1、观察画面,感受狼发现小猪时的欣喜和小猪的害怕心理。2、感受画面情景,完整讲述画面内容,体会狼群追跑时的迫切心情。4、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大胆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理解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变化。(PPT2)一百只狼在干什么?小猪有没有发现狼?为什么?这是一群饿了整整三天三夜的狼,当他们看见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它们会怎么想?(幼儿表演)小猪才不知道大树后面躲着这么多狼,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哼哼:今天天气好,我到树林跑一跑。小猪刚一说完,哎呀,一百只狼都怎么啦?(PPT3)小猪有什么反应?连看三幅图,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PPT4——6)完整讲述:突然,一只领头的狼带领着狼群从树后冲了出来,扑向小猪,小猪吓得东逃西窜,一百只狼紧追不舍。看,一百只狼把小猪紧紧包围了起来,可怜的小猪都怎么了?(PPT8)这时狼的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出示封底:最后,小猪有没有被吃掉呢?(PPT9)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孩子两两讨论)(PPT10)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一起看下去。(点击PPT11)这么多猪可能有多少只?他们是真的来了吗?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这些狼在干嘛了?心情是怎么样的?(PPT12)可是小猪呢?(PPT13)故事中的狼和小猪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三、评价角色,讲述绘本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狼?一只怎样的小猪?小结:当我们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害怕,要沉着冷静,做到临危不乱,才能急中生智,想到逃脱的办法。很笨的狼。聪明的小猪。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活动中教师提的问题太多了,语言还要精炼一点,问题的指向性、引导性不够明确。2、活动中要注重让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以孩子为主,鼓励孩子多元表达。3、舍去不必要的图片,抓住重点,让故事情节更加清晰,有助于孩子围绕情节发展的线索进行猜测大班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2、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3、理解故事《三个和尚》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活动准备:1、制作部分故事表演道具,与幼儿一起布置故事环境。2、经验准备(1)幼儿能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和轮换角色表演。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间的对话。对身体动作有一些设想,幼儿能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旁白,并适时插入。(2)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根据需要及教材特点、幼儿实际情况,深入推敲,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活动重难点:幼儿讨论各个角色的表现方法和注意事项,思考哪些角色可以让小朋友来表演,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合作表演中幼儿不仅要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能照顾其他幼儿的表演进度。活动过程:1、谈话导人,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教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表演过了《j个和尚》,其实故事中除了三个和尚,还有很多角色可以有小朋友来演,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还可以演哪些角色?幼儿:小老鼠!太阳!观音菩萨!火!白云!蝴蝶!水桶!2、尝试表演,并总结部分角色的表现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尝试各种表现方法并使用部分道具,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太阳必须要在小和尚来之前出来,同时晚上还要落下,表演太阳的幼儿就要跑来跑去,东升西落;火苗是要等到着火的时候才能出来,而且是从小火越烧越大,幼儿的动作也要从蹲到起再到站,灭了就要全部趴下或躲起来等。)幼儿1:观音有水的时候就会很高兴,水被小和尚喝完以后就不高兴了,当起大火的时候,观音还有点害怕。幼儿2:火有许多表现方法,火可以用红色的塑料袋,也可以用红色运用的词汇和情节推理来自于他们自身,他们对同伴传达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传递知识的信息,因此,要使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想与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