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静力学第一讲力的解决一、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a+b=c。名词:c为“和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1所示。和矢量大小:c=a2b22abcos,其中α为a和b的夹角。bsin和矢量方向:c在a、b之间,和a夹角β=arcsina2b22abcos2、减法表达:a=c-b。名词:c为“被减数矢量”,b为“减数矢量”,a为“差矢量”。法则:三角形法则。如图2所示。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差矢量大小:a=b2c22bccos,其中θ为c和b的夹角。差矢量的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11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周期为T,求它在T内和在T内的平均加42速度大小。11解说:如图3所示,A到B点相应T的过程,A到C点相应T的过程。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42别设为v、v和v。ABCvvvv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t0得:a=BA,tABtABvva=CAACtAC由于有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v=v-1Bv,v=v-v,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A2CA的大小、方向已绘出(v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2线)。本题只关心各矢量的大小,显然:2R22R4Rv=v=v=,且:v=2v=,v=2v=ABCT1AT2AT22R4RvT82RvT8R所以:a=1==,a=2==。ABtTT2ACtTT2ABAC42(学生活动)观测与思考:这两个加速度是否相等,匀速率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答:否;不是。3、乘法矢量的乘法有两种:叉乘和点乘,和代数的乘法有着质的不同。⑴叉乘表达:a×b=c名词:c称“矢量的叉积”,它是一个新的矢量。叉积的大小:c=absinα,其中α为a和b的夹角。意义:c的大小相应由a和b作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叉积的方向:垂直a和b拟定的平面,并由右手螺旋定则拟定方向,如图4所示。显然,a×b≠b×a,但有:a×b=-b×a⑵点乘表达:a·b=c名词:c称“矢量的点积”,它不再是一个矢量,而是一个标量。点积的大小:c=abcosα,其中α为a和b的夹角。二、共点力的合成1、平行四边形法则与矢量表达式2、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与分力的求法余弦定理(或分割成RtΔ)解合力的大小正弦定理解方向三、力的分解1、按效果分解2、按需要——正交分解第二讲物体的平衡一、共点力平衡1、特性:质心无加速度。2、条件:ΣF=0,或F=0,F=0xy例题:如图5所示,长为L、粗细不均匀的横杆被两根轻绳水平悬挂,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图上已标示,求横杆的重心位置。解说:直接用三力共点的知识解题,几何关系比较简朴。答案:距棒的左端L/4处。(学生活动)思考:放在斜面上的均质长方体,按实际情况分析受力,斜面的支持力会通过长方体的重心吗?解:将各处的支持力归纳成一个N,则长方体受三个力(G、f、N)必共点,由此推知,N不也许通过长方体的重心。对的受力情形如图6所示(通常的受力图是将受力物体当作一个点,这时,N就过重心了)。答:不会。二、转动平衡1、特性:物体无转动加速度。2、条件:ΣM=0,或ΣM=ΣM+-假如物体静止,肯定会同时满足两种平衡,因此用两种思绪均可解题。3、非共点力的合成大小和方向:遵从一条直线矢量合成法则。作用点:先假定一个等效作用点,然后让所有的平行力对这个作用点的和力矩为零。第三讲范例讲解1、如图7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α斜面上,有一块可以转动的夹板(β不定),夹板和斜面夹着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均质球体,试求:β取何值时,夹板对球的弹力最小。解说:法一,平行四边形动态解决。对球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平行四边形中的矢量G和N进行平1移,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8的左图和中图所示。由于G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而N的方向不可变,当β增大导致N的方向改变时,N的变化和122N的方向变化如1图8的右图所示。显然,随着β增大,N单调减1小,而N的大小2先减小后增大,当N垂直N时,N212取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