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市政工程 / 文档详情
第11章 城市道路交通.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努力****向丝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1章 城市道路交通.docx

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60页共NUMPAGES12页第PAGE\*MERGEFORMAT6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第一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公交专用道、公交中途停靠站和综合站场等线路设施、维修保养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公交站场规划用地面积标准宜符合表11.1的规定。公交站场规划标准表11.1站场类型规划面积标准(m2/标准车)枢纽站、首末站90~100综合站场及调度中心70~110修理厂30合计180~260枢纽站及首末站应设置于道路以外,枢纽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首末站宜设置在人口较集中的居住区及商业区等靠近客流集散点的地方,但其用地不宜布置在平面交叉口附近。首末站应设置候车廊,其宽度为3米,其长度应能容下同时到达三辆标准车的长度。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应符合如下规定:(一)一般路线公交停靠站间距:市区宜按400~600米控制,近郊区间距宜按800~1000米控制。(二)长途客运站、火车站、机场、客运码头等应尽量与公交枢纽站相结合,在用地条件有困难时,可在距主出入口50米范围内设置公交停靠站。(三)在设有辅道的快速路上,公交停靠站应设在辅道内。(四)新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必须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改建或整治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应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在下游布置停靠站有困难时,可将直行或右转线路的停靠站设在交叉口的上游。(五)公交停靠站宜设置在平坡或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上,困难路段可适当放宽至3.0%。(六)公交中途停靠站设在交叉口上游时,离开停车线的距离应按如下原则确定:1.进口道右侧有展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展宽段之后至少15米处,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2.进口道右侧无展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右侧车道最长排队长度再加15~20米处,停靠站的长度可按照实际需要确定。(七)公交中途停靠站设在交叉口下游时,离开(对向车流进口道)停车线应按如下原则确定:1.下游右侧展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展宽段之前至少15米处。2.下游右侧不展宽需设停靠站时,停靠站在干路上距停车线不应小于50米,支路不应小于30米。(八)在不设中央分隔带路段上的公交停靠站宜背向设置,站台错开距离不得小于30米,在站台间适当位置应设置人行横道线。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米,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米。(九)公交站台长度应至少能满足两辆公交车辆同时停靠的需求,一辆公交车停车长度以15~20米为准,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可按下式确定:Lb=n(lb+2.5)式中:Lb—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n—公交停靠站同时停靠的公交车辆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取n=公交线路数+1;lb—公交车辆的长度。(十)道路红线在20~30米间的道路宜采用港湾式停靠站,30米以上城市道路的公交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减速段长度为12~15米,加速段长度为20~25米。(十一)新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车道宽度为3.0米;改建或整治交叉口,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2.75米;相邻通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25米。(十二)多条公交线路合并设站时,应根据公交车的到站频率和站台长度确定最多并站的线路数,最多不宜超过5条,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7条。当线路数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应分开设站,站牌间距应满足下游停靠站长度加上25米长。(十三)立交、跨河桥的坡道两端及隧道进出口外50米范围内,严禁设置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十四)出租车路抛站可结合公交停靠站在其站台上游50米范围外设置。第二节非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宜与机动车交通分离。城市主、次干路应设分隔设施隔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城市支路宜采用分隔线隔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计算非机动车交通出行耗时,计算行车速度宜按11~14公里/小时计算,交通拥挤和路况较差的地区,其计算行车速度宜取下限值。非机动车专用路应按计算行车速度不大于20公里/小时的要求进行线型设计。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以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非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0米(靠路边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应加0.25米),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5米。在人行道较宽的条件下,可将非机动车道安排在人行道上,可用绿化带或不同铺装将人流与非机动车流隔离。在适宜地区可设置自行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道应与城市干路两侧的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及居住区内的道路形成连续交通系统。第三节步行交通城市中人行交通系统规划应以行人流量的大小和流向为依据,并结合建筑功能的需要,组成空中、地下和地面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11章 城市道路交通

文档大小: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