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研究2022年初,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蔓延,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再次暴露,唤起了人们对公共卫生安全建设的关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阵地,更有利于整合各类防灾资源、落实各项减灾措施。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方面的应急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在城市规划层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和治理策略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完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的治理机制,从而减少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性环境。1相关概念及研究动态1.1相关概念解析“公共卫生”是由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温斯洛(Winslow)教授于1923年第一个提出的,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52年所采纳。其含义是通过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公共环境卫生安全的整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途径,开展健康教育、疾病早期的筛查制度及医疗救治,构建一套高效统筹社会资源以维护公众健康为目的的机制[1]。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起源于西方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就是用于改善公共卫生的需要[2]。但是之后一段时间,由于城市规划者开始注重土地利用和交通而忽视了健康和安全,这导致两者走向分离[3]。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在《公共卫生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指出公共卫生安全的含义:它是我们为保障社会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性集体行动。其核心是维护公众健康,保障全社会的共同利益[4]。在城市规划领域,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即指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各类安全风险,建设能够应对各种风险、具有弹性能力的城市。1.2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研究动态AMMyers等人(1994年)描述了大城市地区公共卫生健康系统,并提出一种专门的医学模型转向强调社区组织(CBO)联盟的活动[5]。SusanWestMarmagas等人(2022)年针对美国“911事件”认为公共卫生的重要性通常在重大悲剧发生期间被承认,这些事件提高了人们应急准备的需要。鼓励公共卫生界与决策者一起开发国家环境卫生跟踪系统,以提高我们的整体公共卫生能力[6]。Dubowitz等人(2022年)研究了如何使用GIS的方法将社区需求和健康结果与公共卫生计划相结合[7]。Jenine等人(2022年)描述了应急响应者的预处置网络[8]。我国关于社区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SARS暴发后才开始思考公共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如陈永薇(2022年)在《公共治理视角下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的研究》中认为国家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种群体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体系[9]。近年来社区规划特别是“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是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健康城市”项目研究也应运而生[10]。邴启亮(2022年)认为有必要从韧性城市的角度,从城市空间响应和应急体系建设两方面思考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11,12]。石义、吕维娟(2022年)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空间规划基本策略[13,14]。总之,我国学者从国土空间的角度去研究公共卫生安全的较少,和公共卫生有关的主要是公共卫生的发展模式、分级标准,缺乏公共卫生设施配置及应急转换方面的研究。2“情景规划”方法介绍通过此次疫情,发现在应急状态下社区空间结构依然存在很多弊病,特别是医疗卫生设施和生活保障设施的空间配置与应急转换能力、应急物资保障的交通运输体系与居民封闭式管理的空间路线分配等,反映了社区空间的韧性不足,体现了社区空间缺乏弹性的应急能力、系统的社区生活圈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的编制、较强的自组织能力等主要问题。“情景规划”最初是美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赫尔曼·卡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军事战略方法[12],后来扩展到管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其他领域。一般来说“情景规划”是指在对不确定环境下理清扑朔迷离的未来的一种方法[13],它的重点在于识别关键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将“情景规划”方法应用至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中,是希望从空间规划的角度优化社区中与公共卫生安全相关设施的空间配置,强调从传统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静态配置转向动态的应急减灾能力提升。而“情景规划”技术流程如下:2.1明确焦点问题开展情景规划的突破口是明确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的焦点问题。2.2识别灾害情景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需要基于具体的灾害情景而定,灾害事件的级别、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从区域灾害系统的观点看,灾害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