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学名著欣赏110802304顾景红PAGE3外国文学名著概论“欧美文学”是指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学,由于欧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明显的统一性与相似性,因而通常又称为“西方文学”。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有旧神和新神之分。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地生活着。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祗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希腊神话是人话。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人文主义文学针对中世纪教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流、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的学说:认为人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思潮。对“人”的肯定,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提倡人权人性,反对神权神性。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一切,神权与神性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人文主义者则用人性来反对神性,他们竭力提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击。他们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生活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讴歌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中世纪封建社会推行蒙昧主义,其核心是以愚民政策维护封建制度与其经济秩序。人文主义者与教会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大声急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快乐的源泉”……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针对当时中世纪各自为政、诸侯战乱、闭关自守的纷争局面,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反割据、求统一”的政治要求。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所以人文主义者所主张的国家统一的理想也具有进步意义。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是18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举例《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有才华,有热情,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工作。但是,社会却是丑恶的:庸俗麻木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保守腐败的官场……这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灰暗的网,罩在维特的心头。他不断地与之冲突、逃避,性格也日甚一日的内向和忧郁。他逃离城市的庸俗与烦闷,来到了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和淳朴的民风中得到了短暂的安慰;他同绿蒂一见钟情,但面对她及其未婚夫,只能给他再添上一层精神苦闷。于是他回城到外交部门工作,可又受到上司的歧视和贵族的当面侮辱,他再次逃离城市,又回到绿蒂的身边。面对已婚的绿蒂,他更陷入嫉妒的忧伤。最后,他感到无处可逃,生命已无价值,精神崩溃,饮弹自尽。《维特》这本书主要是在描写感情过程中描写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健康的爱,对世俗社会由衷的革命性义愤。维特恼恨社会的偏见、社会的清规戒律、社会对天才的恐惧,维特就是被这些偏见清规戒律杀死的。浪漫主义文学浪漫派是反对古典主义,它是在反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登上历史舞台的,把它和古典主义作一对比,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主张。对历史动力的认识:古典主义是一元的,它强调在整个宇宙中,有一个太阳作为中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自然界是如此,社会也是如此,而浪漫派认为历史动力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光的小太阳,不能说谁围绕谁来旋转。对待理性的态度: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崇尚道德;浪漫派鼓吹非理性,鼓吹反抗传统道德,强调唯美。文学艺术的目的:古典主义强调文学要起到道德劝善的作用,而浪漫派认为文学不应该强调文学有服务于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人物方面,古典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应该是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