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情景中遨游,在合作中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从体验和感受中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2.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说明。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多种途径(如书本知识、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手段(如报刊、网络)收集太阳活动资料,并学会整理和分析。2.通过图1.8和图1.9的相关分析,图1.13的判读知道对地理要素的叠加分析是获取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教材内容及分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影响”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包括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第一部分讲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什么是太阳辐射;以图片的形式从生活、生产中的事例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生物生长发育,物质运动和生物运动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能量主要来源等),并要求学生列出更多生活和生产上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太阳能量的来源;通过活动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差异和这种差异对地球上的生物量的影响。第二部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介绍了太阳大气分层;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重要标志和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进一步分析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本节教学重点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点是图1.8和图1.13的判读。【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师: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6000多颗恒星,借助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更多的恒星,太阳也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为什么对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它是最重要的天体呢?——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今天我们来探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板书]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开门见山,突出主题,既节约时间,又直接切入主题)二、创设读图情境[看书思考]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读图分析]太阳辐射各种波长范围图(教师提供)(1)太阳辐射的主要电磁波有哪些?(可见光区,紫外线区,红外线区)(2)波长范围各是多少?(可见光波长0.4-0.76微米,紫外线波长小于0.4微米,红外线波长大于0.76微米)(3)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既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又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过渡]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它到底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呢?三、分组合作,探索新知把学生分成四个图片研究小组,每组研讨一个主题图片,让学生说明太阳辐射能量对地球的影响。[图片1]主题: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的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图片2]主题:是地球上自然物质运动(水、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图片3]主题:矿物燃料的燃烧与利用太阳能的关系。[图片4]主题: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自由发言]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谈一谈你的家乡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探索活动1]你知道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吗?[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说明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这个反应中损耗太阳的质量,损耗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探索活动2]根据其来源你能够推理分析太阳这个气体星球的主要成分吗?(氢和氦)(让学生通过推理去记忆,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四、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探索问题师: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各处的辐射量是否都一样呢?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有差异吗?有着什么样的差异?[读图]图1.8和图1.9的判读(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一年中不同时间有变化,总体而言,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热带雨林生物量为45千克/(米2·年)大于亚寒带森林生物量20千克/(米2·年)。)(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有相关性)(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示意图的方法,并学会对地理要素叠加分析,获取要素之间相关关系,体验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方法)(4)描述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自然景观的差异。(教师提供两地景观图片)(5)推测两地的自然环境差异。[教师小结]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而引起自然环境、自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