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考纲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jīchǔ)。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试题都出现过。考纲梳理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本身的形象,也包括诗人之外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例如《登高(dēnggāo)》中杜甫的形象,后者例如《观猎》中的将军的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piànduàn)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解题指津1.思路点拨(diǎnbo)。(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5)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相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象;第二步,概括所描摹场景(chǎngjǐng)的特点或使用的描写手法;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特征、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经典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bùjiàn)君。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①然:通“燃”。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tōngguò)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步骤一)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fùyǒu)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写到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鬃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注]:①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jūyú)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céngjīng)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然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解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juéxǐng)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题型二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的通过作者(zuòzhě)人格化了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解题指津1.思路点拨。(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bāohán)的感情。2.答题步骤。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shījù)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