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核医学科管理制度一、核医学科的建立和设备要求1、核医学实验室地址的选择:(1)要坐落在常年下风向、避开人员稠密的地方,最好是独立建筑物;(2)若改建或其他非放射性工作部分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则应单独设于一层或下风向的一侧,并注意与其他部门有一定的间距,特别要注意与食堂、托儿所、产科和摄影室等的分离。2、核医学实验室的布局:放射性活性区应与非放射性活性区分开,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置卫生通过间,以进行更衣、淋浴、监测放射性污染等。一般布局为:(1)清洁区(应位于上风向侧,无放射性物质污染,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图书资料室等)。(2)低活性区(放射活性为微居里水平,包括测量室和示踪室),中活性区(放射活性高于低活性区,包括注射室、扫描室、洗涤室等,室内需要有通风柜或手套箱),高活性区(放射活性在毫居里水平,须远离其他工作室,房间墙壁要有足够厚度,包括贮源室、同位素发生器室、开瓶分装室、污物处置室)。(3)贮源室要有单独出入,以便运输。3、核医学实验室的建筑结构:要求能承受重量较大的铅板、铅砖和铅屏风以及其他设备。4、实验室地面及工作台:(1)要求不易吸附放射性物质,并便于清洗,地面可根据条件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塑料漆、硬橡胶或耐酸金属板覆盖,覆盖物的块与块之间的缝隙要密合,边缘与地面相连处高出20厘米与墙体贴连。(2)工作台及通风橱的工作面,应采用光滑、无缝、耐酸的金属板等制造;(3)墙体离地面2米以下涂以耐酸油漆,天花板的转角处要做成圆形,便于冲洗。5、其他要求:(1)高活性操作室所有管道(包括自来水、暖气片等)最好置于墙内或以光滑材料覆盖,避免外露。(2)电灯开关装于门外最好采用弹簧门。(3)自来水龙头用脚踏式或肘推式开关。(4)应用独立的电源供电。(5)活性区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装置,使室内空气对于外部经常保持负压,使空气从低活性区流向高活性区。(6)高活性的实验室应备有通风柜,其排气应高出周围(50米范围内)最高屋顶3〜4米,排气应安装过滤装置和节流器,选用离心式鼓风马达,安装于屋顶的管道外,操作时的截面风速每秒不低于1米。(7)有两个通风柜时,应同时开关(由一个开关控制)。(8)对于微居里水平的放射性核素分装、称量和研磨应在手套箱内进行(用有机玻璃做成)。(9)放射性核素实验室,须设有小型暗室。二、核医学科的组织1、全科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组:(1)甲状腺吸131I功能组;(2)放射免疫分析组;(3)心肾功能组;(4)脏器显象组(扫描、丫-照相和ECT);(5)治疗组;(6)实验研究组;(7)资料组。2、各组每天同时或交叉工作,每组包括医师、技师(士)若干名,各组设组长1名。科内根据情况设主任医(技)师、副主任医(技)师和主管医(技)师若干名,协助主任全面主持有关技术、医疗和行政工作。三、放射性核素管理工作要点1、从事放射性核素的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放射性药物种类、剂量等在使用前应严格核对;2、应认真执行放射性物质的登记、保管及使用制度;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药物的放射性标记,严防标记时的污染;3、在实验室内禁止存放食品或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严禁吸烟、饮水和进食;4、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卫生,经常测量室内的本底水平;5、清洁用具如抹布、扫帚和拖把等各室均分别使用,定期做好监测;6、若有污染,应放置或冲洗后再用,活性实验室内禁止闲杂人员随便进入;7、放射性同位素的资料、图片,应建立完整的保管登记制度,定期随访,记录每次最后的诊断结果。8、工作人员必须对所使用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避免发生事故及仪器损坏,并应按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四、放射性核素的保管1、放射源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2、新到放射源,应认真核对放射性核素名称、出厂日期、比放射性、总体积、总强度。并注意是否已作细菌培养、热原试验及溶液的酸碱度等。3、及时作好放射性同位素使用账册的登记工作,并贴好瓶签。4、使用放射性核素时,应认真逐项填写日期、放射性核素名称、出厂日期、比放射性(毫居里/克毫升)、总放射性剩余使用量、用途、服药人和核对人等项目。5、放射源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常用放射源应按不同的品种分类存放于贮存室内,标志要鲜明,以防差错。6、发现放射源丢失时,应立即追查询问,并报告上级机关。7、治疗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两人核对制度,同一时间给多个病人服药时,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及给药剂量。五、放射性操作条例放射性操作时,要遵循对病人负责、对实验结果负责和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1、操作前的准备:(1)熟悉操作程序和各个细节,应达到熟练的程度。(2)曾经操作过的工作人员应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