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宏扬传统医德树立行业新风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的的具体表现,医疗卫生行业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树立医务人员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医疗卫生战线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医疗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失范、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各种不良现象越来越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尽管卫生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整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是出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象。儒家学说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医德教育具有资源性意义。传统医德的核心可用一个“仁”字概括,包括仁心、仁术,仁心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认为“仁”就是要有一颗博爱之心,仁者爱人。医术乃医者之本,医德乃大医之魂。传统医道一向视医德高于一切,历来以谋利为耻,“不得问贵贱贫富,长幼妍媸,”继承发扬“仁爱救人,赤诚济世;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注重气节;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同道互尊,谦虚谨慎;稳重端庄,宽和温雅”等等这些传统医德的文明硕果,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普遍性与先进性、科学性与进取性的统一,对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笔者认为,继承传统医德应具备的规范如下:一、尊重和珍视生命的“贵人”思想医务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其服务对象是处于病痛折磨中的病人。医治疾病是一件十分精细的事,事关患者的生命以及家庭的幸福,因此医生应当严肃对待,在实际工作中,同情和尊重患者,做到儒家所提倡的“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延长生命,要忠于职守,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二、“医乃仁术”、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医人不得持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不得以彼富贵,处之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论其身份高低或金钱报酬多寡,都应一视同仁。治病以贫富分厚薄,嫌贫爱富,不能公平对待对患者,是很不人道的,有辱医师之责。对于贫困的人,更应当给予特别的关照,对症下药、适量开药、适当检查、医价公道,争取让病人以最少的代价医治好病。三、正派、端庄、文明的行医原则医患之间,医者应言谈文雅有礼,举止温和可亲。孙思邈说:“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医生出诊应“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在病人面前不能“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才能使病人感到可亲、可信;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才能给他们以安慰和鼓舞,帮助其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医务人员的文明行为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四、严守医密,病人至上的行医宗旨保守医密既是维护病人尊严和利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五、注重道德的自律和修养“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医务人员应努力钻研医疗技术,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医疗技术。落实这一基本规范既是医学科学发展、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医务人员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境界的需要。“医理不精则误病非浅,不遵医德之训则害民非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医德在医学实践土壤中生长,并在不断发展中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信守。传统医德有利于树立医务人员的“仁者”形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最终促进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