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法律文书 / 文档详情
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三).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书生****瑞梦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三).docx

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三).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4页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三)【前言】今天我受院里的委托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法律文书写作当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谚语说“兵行诡道是正道,文走曲径是坦途”。那么对于我们的法律文书写作是不是也要走曲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法律文书的受众也就是读者想要看的重点在于结论以及结论所依据的理据,所以我们的法律文书要求的是严谨、平实和技术。法院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009年10日上午9点,大审判庭讲稿)(三)【要探讨的话题】精确或模糊翻开每一本法律文书写作指导书籍,几乎都会告诉你。法律文书需要的是精确再精确,这确实是法律文书写作的重中之重。法律唯有精确才能区分各自权利义务的界限。体现法律精确性的典型例子莫过于国际贸易当中信用证审查的“镜像标准”。“镜像标准”曾经是英美法院所援用的主要审单标准之一,即要求信用证项下的单据要与信用证条款的描述要像镜像一样完全一致、不差分毫。任何偏差,哪怕是很细微的,都将导致信用状失效。法律的精确有时候甚至关乎一个人的生命和自由。坊间流传,当年武松杀死西门庆后,被收监候判。由于武松属报复性故意杀人,按宋律应判死刑。后来有个押司(相当现在的律师),出于对英雄好汉的同情,有意为其开脱,在原状词中改将“仇杀”一词改为“斗杀”。一字之差,性质就变1了,报复性的故意杀人改成了相互斗殴而致死人命,罪不致死,从而保留了武松的性命。又如2008年的一个盗窃案,一个保安在柜员机上171次的取款,竟然颠覆了多年以来,法律人一直以为毫无歧义的“秘密窃取”一词的含义。一时之间,何谓“秘密”、何谓“窃取”,竟然连一众法学大腕们都众说纷纭,这让法院左右为难,最后只好对“秘密”一词采取扩张解释,认为只要嫌疑人在犯案时自认为无人知晓,就构成“秘密”。但是,这种依据犯罪嫌疑人主观意志判断其行为特征的解释方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有更多的例子,似乎都可以说明对精确性的追求可以更加彰显法律的力量。所以,甚至一些“极端的概念法学家认为,法律概念内涵可以做到逻辑计算那样的精确,法律规则可以通过概念化并借助不同层次的抽象达成完整无缺的体系。”但还有更多的例子证明,对法律精确无比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越精确往往意味着越刻板和僵化。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失去了一定弹性和灵活度的法律,很难适应现实的多样化需要。因此,法律实务当中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有学者介绍,在澳大利亚和英格兰,约40%的法庭活动需要对特定的立法条款的意义做出裁决;在美国各级法院,普遍采用词典作为审理案件,解释法律文本的辅助工具;在我国,有学者统计我国《刑法》法条后发现,从《总则》到《分则》运用模糊词语共一百余条,占全部条文的50%以上。在法律文书写作当中,恰当地使用模糊性词语有时候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和促进交易的成功。2可见,法律语言中模糊性的存在不仅不会损害法律的准确性和力量,相反会有助于消除法律本身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的缺陷。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将不确定性这头暴躁的牛圈养在词语和定义筑成的栏圈之内,才能有效地控制不确定的风险。简洁或啰嗦中文里面有“惜墨如金”的说法,法律文书将中文的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论点鲜明、论述简练和结构严密,系其典型特征。具体而言,一个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绝不用两个句子;一个较短的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就绝不用较长的句子。例如有人主张将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等,一股脑地罗列在判决正文当中,以求给当事人“一种合法严谨感觉”,并将之引以为经验之谈。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本末倒臵,不值一提。但是,法律文书在某些特定情形下,需要很啰嗦。一份好的法律文书,对于重点问题的叙述,应当很啰嗦,反复说,从多个侧面说,正面说,反面说;从实体上剖析,从程序考虑如何保障;从时间、经济成本等不同角度反复论证等。当然,文书的简洁或啰嗦,其实都是相对的,需要围绕文书的立意和终极目的灵活变化。【关于创新与保守】3法律文书也存在着一个保守和创新的问题。究竟什么时候保守,什么时候创新,这个尺度需要法律职业人依靠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在实务当中自行控制和把握。但是,保守或创新的基点应该是法律,所有争取权利或者减轻责任的行为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超越法律之外的所谓创新,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只有保守地遵从法律,创新才有价值。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同志们多批评指正,谢谢。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三)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