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物、人、事)相关术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咏史伤今\咏史抒怀(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用典-双关2、各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3)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反问:加强语气。(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1、描写手法:衬托、动静、色彩、虚实侧面描写(衬托)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和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1)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3)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4)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手法(5)虚实结合: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写作技巧1、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直抒胸臆、委婉含蓄、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古讽今、讽刺。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渲染烘托、想象、对比、衬托、用典、象征等常见的八种模式一、分析意象、意境二、分析表达技巧三、分析语言特色四、分析情感主旨五、炼字题型六、一词领全诗题型七、评价题型八、比较评价题型一、分析意象、意境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分析表达技巧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