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梯形教案[合集]认识梯形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梯形教案,欢迎大家分享。认识梯形教案1活动要求: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学习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2剪刀人手一把。3几何图形拼画的`物体图形六幅。活动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利用视屏图象分别出示图形,启发幼儿观察回答。二、认识梯形1出示等腰梯形和长方形,引导幼儿观察说出这两个图形一样吗?它们是什么图形?教师告诉幼儿梯形的名称。2比较梯形和长方形的外形特征通过看、比、量,使幼儿感知两个图形的异同。3出示直角梯形和四边形,让幼儿观察比较,说出两个图形的异同。4出示有梯形拼画的物体视屏图象请幼儿回答问题。三、游戏活动——小动物找家活动室画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七名幼儿戴头饰分别扮小兔、小鸟、小猫、小鱼、小马、乌龟、小鸡,仔细听老师说,如“小兔跳、跳、跳,跳到有三条边三个角的房间里”戴该动物头饰的幼儿就做相应的动作到指定的图形站好。四、幼儿操作活动——变梯形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名称后,教师示范:折一折、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2幼儿用折、剪等方法将手中的图形变成梯形。3请个别幼儿演、介绍。说:“我用什么图形变成了梯形,是怎么变的。”五、评价活动:表扬用多种方法变梯形的幼儿。认识梯形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梯形,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2、探索用不同形状的纸变出梯形的多种方法。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具:教学挂图(一)中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等腰梯形各一个,不同大小的四边形和等腰梯形。2、学具:幼儿用书《认识梯形》的操作材料,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纸,剪刀、笔。活动过程:(一)认识梯形。1、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并说出图形名称。教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2、教师:梯形和长方形相比,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3、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梯形重叠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然后请幼儿回答。教师:梯形有两条平平的边,还是两条斜斜的边?(二)运用已知经验正确判断图形。1、教师出示倒放、斜放的梯形和四边形,引导幼儿观察。2、教师:这里有没有梯形?哪一个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它是梯形的?哪个图形不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它不是梯形的?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刚才得出的经验进行判断。(三)幼儿操作。1、教师:今天我们要玩“变梯形”的游戏。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纸,请小朋友们看看有哪些形状的纸,我们要把这些形状的纸变成梯形的`纸。用什么方法来变呢?2、教师:小朋友可以拿一张图形纸先折一折,让它变成梯形后再沿着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变完之后还要将你变梯形的方法记录在相应的图形标记上。变一次记一次,看看谁变的方法多。(四)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做的?怎样记录的?还有谁有不一样的方法?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数学区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探索如何用各种小图形拼成梯形。活动反思: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梯形教案3【活动目标】1、认识多种梯形,巩固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2、尝试用正方形纸折或剪出梯形。3、愿意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活动准备】1、幼儿已认识等腰梯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等腰梯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若干;2、幼儿用书、正方形纸、剪刀。【活动过程】一、找出梯形的明信片。1、小狗给好朋友小猫寄了一张明信片、这真是一张特别的明信片,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出示等腰梯形的明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它象梯子,是张梯形的明信片。3、小动物们都觉得小狗的梯形明信片真有趣,它们也都想要一张梯形的明信片。看看小狗这儿还有梯形的明信片吗?4、教师出示多种形状的明信片,请幼儿观察并找出梯形。二、幼儿操作活动。1、给梯形涂色。2、记录图形数量。3、变梯形。三、活动评价。我在导入时提供的形状一种是幼儿认识的图形,一种是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