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出国培训 / 文档详情
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doc

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更多资讯:www.bechina.org编者按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142万人。近三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怎么才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为此,我们特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林晓东女士撰写系列文章,谈谈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及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帮助留学生成长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国公民。林晓东专栏做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国公民(一)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尴尬”在美执教的18年时间里,我教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有的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最年轻的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从他们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巨大差异。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他们虽然来自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受教于同一位导师,拿着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但来美以后的经历可能存在天壤之别:有的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结交很多新朋友,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接触新环境的切入点,终日孤独,只能埋头于书本;有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有的却总感觉格格不入,只能打好包袱无奈地离开。为什么身处相似的异国环境,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显然,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从一件真实的事情说起。有一天,从我的博士生毕业庆祝晚宴回来之后,我和我的丈夫饶有兴趣地讨论着晚上的聚会。我丈夫是卡耐基·梅隆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的资深教授,他说:“今天一共18个人,怎么只有我一个美国人呢?而且,我是以你丈夫的身份被邀请的,而不是作为亲密朋友被邀请的。”他紧接着又问我,是不是他会把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们分开举行两次聚会呢。但据我所知,今晚出席晚宴的人几乎就是我的学生在美国的朋友圈子了。我先生的问题使我回忆起今天宴会的另一些细节,在这些参加晚宴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主动过来和我的丈夫打招呼。大部分人一直跟中国朋友们聊天。唉,这个画面多么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社交现状啊。我也曾经跟我的这位博士生讨论过跨文化交流问题。我问他:“你看,你在美国生活5年多了,你有多少个能够交心的美国朋友?”他说:“几乎没有。”我又问:“那么,你邀请过多少美国朋友到家里吃饭或者喝茶?”他还是回答几乎没有。虽然我还没有科研数据来证明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跟“自己人”来往,但是我个人的观察几乎印证了这种倾向性。试想,在美国留学时,你能通过这种圈内往来,成为一个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吗?怎么能具有国际视野呢?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魅力有人不禁要问,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到底是指什么?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无障碍地理解另一种文化,进而恰当而高效地与人进行沟通,并灵活地运用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合作中作出贡献。对于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主要表现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它并不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就足够了,而是要在深知该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一系列技巧激励身边的人与你进行积极配合。这种激励别人的方式并不是要利用别人,而是努力创造一种氛围,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求同存异,双赢共赢。在美国大学执教的18年里,我见过很多具有这种跨文化能力的中国留学生,也见过很多没有这种能力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在美国成功与否泾渭分明。我举一个成功的例子,我曾经有一个中国学生小赵,凡与他共事过的美国教授和同学,无一例外地对他赞赏有加。与其他留学生相比,他在知识技能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美国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从他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努力让教授和同学们知道,除了知识,他更想深刻地了解身边的每个人,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他的执著当然引起了美国朋友的注意,他被邀请参加了很多文化活动,比如导师的家庭聚会、同学的婚礼、读书俱乐部、周五下午茶或者品酒会等。他后来告诉我,通过这些活动,他真正了解了美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使他能够在日后与美国人愉快并高效的合作。今天,他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我在美国生活将近25年了,我感觉美国总体上是一个包容和友好的国家,但有的时候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友好。具体来说,美国对那些肯吃苦、有贡献的移民很友好,但也友好不到让人感觉宾至如归的程度。你要想成功,在美国留学时就不能把自己当客人,而是要反客为主,积极地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奋斗。这种跨文化的开拓进取正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要想在全球化的职场上谋求一席之地,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好好补补课了。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

文档大小:1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