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论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的实现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陈利学号:200861120139班级:法学0801班专业(全称):法学指导教师:尹海文2012年4月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农民工已逐步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探讨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下,农民工的劳动就业与权益问题、农民工素质的升级与转化,对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农民工就业权现状: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找就业机会而涌向城市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农民工在就业领域普遍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表现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安全和就业服务的不平等。因此,首先要改变户籍制度,强化平等观念,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从而实现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发展趋势:罗正月在《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及其实现》中所言:要实现平等就业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强化平等观念、加紧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推进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完善农民工薪酬立法、完善就业安全保障的立法、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丁德昌在《论和谐社会秩序构建中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保护》中也提到等就业权既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也是和谐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就业权保护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报酬和就业保障的不平等,原因主要是与就业歧视的存在、政府职能缺位、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权的滥用以及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缺位密切相关。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应确立反就业歧视的宪法地位,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同时,成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增强农民工素质,积极维权。钟传钦《关于农民工平等就业权法律思考》中分析道:我国建国初期为政治意识形态和恢复经济而将我国劳动者按农村和城镇两个体系安排就业的权宜之计,逐渐演变成法律制度安排,使得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劳动法律地位上依然不平等,成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受到损害的根本原因。钟锦华在《浅议劳动就业权》中谈到:在我国现阶段,就业权权利目标形成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一系列与就业者密切相关的权利正呼之欲出。目前,最迫切要做以下四件事:一是对就业权的各项权利内涵进行科学界定;二是合理设定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三是设计一系列权利救济的可行措施;四是最终制定5促进就业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就业权,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重点:在农民工群体中却广泛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随意拖欠克扣工资、缺乏社会保障等情况。要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创新劳动就业制度,实现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三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四是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劳动监察力度;五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六是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就业权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农民工应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事实上农民工没有资格成为城镇国有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的正式职工,许多城市在劳动就业方面对农民工设置了许多制度性门槛,城市农民工有限的劳动就业权亦受到诸多侵害。应从实现平等机会权、同工同酬权、工资支付保障权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农民工劳动就业权。难点:该课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发现问题后,根据理论和结合国情,提出具体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如何在制度发展方向明确后,借鉴国内外相关制度,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制度。研究手段: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的相关概念包括历史起源与演进发展进行简要综述,再以价值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的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最后根据国情和国内外现有的理论,提出符合实际的方案。四、研究进度计划:2月19—4月1日:收集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含专著与论文),翻译与论文选题有关的外文资料;4月2日—4月10日:整理和查询资料并做开题报告,写出论文提纲;4月11日—4月30日:整理、消化资料,依据确定好的写作提纲,撰写论文初稿;5月1日—5月15日:在初稿基础上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5月16日—5月31日:继续修改论文,最后定稿,交指导老师;6月1日—6月11日:参加论文答辩,整理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6月12日—6月18日:学院组织推优答辩。五、参考文献:[1]罗正月.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及其实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2]刘琦.农民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