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问题探析导读:论文以湖北民族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情况,发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这与社会环境、学校专业教育等都密不可分,据此探讨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方法,试图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清晰、定位更准确,为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公共管理类专业;专业认同感;专业认知笔者在公共管理专业学习七年,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笔者发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迷茫,专业认同感不高的现象,尤其是在湖北民族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期间,发现学生不自信,对本专业持否定态度,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进行了专业定位对公共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的调查研究,试图寻找发现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1专业认同感基础分析本次调研涉及到湖北民族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本科生,共发放问卷3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回收率达99.7%。在调研中发现被问到涉及你对自己专业的认知的问题,从大一到大四的绝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了迷茫,在299个被调查学生中,非常了解本专业的同学仅1.67%,而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同学各占53.18%和2.01%,超过总数据的55%,也即同学们在不懂得自己的专业的情况下质疑本专业的有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专业的认识不清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有所削减,这说明同学们并没有随着年级的整长而逐渐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2学生专业认同感低的主要原因2.1非自愿选择本专业接受调查的同学选择和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原因如图2,其中39.8%因高考志愿调剂进入本专业,6.35%是由家长做主选择本专业,19.4%是由于高考分数限制等其他原因选择了本专业,仅有23.41%是出于对专业感兴趣,11.04%出于就业的考虑所做出的自主选择。也即被调查学生中有高达65.55%是非自愿选择本专业,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未来缺乏信心和规划的结果。受调查学生中45.82%的受调查同学曾希望转专业,而由于转专业考试、名额限制和怕麻烦等原因而不得不继续本专业的学习。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同学们对本专业所持有的态度,从而导致同学们从心、理上怀疑、否定公共管理专业。2.2人才培养方式不尽合理(1)专业特色不明显。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政治、管理、社会和经济为主线,从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可以看出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从社会学到法学等大多偏文的专业课程都有涉及,专业知识针对性不强,涉猎面太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体会到专业的精髓。(2)沟通机制不畅。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部分课程内容重合或衔接不畅的现象,如城市管理学与市政学等课程存在一定的内容交叉,若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在缺乏衔接和沟通的情况下,常常造成同学们产生学过的东西为什么又学的困惑,一旦这种困惑得不到解释,就会在同学们心中进一步积淀形成对本专业的怀疑。教师与同学间缺乏有效沟通: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常常在没有搞清楚一门课程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完成了大学的一门门课程的学习,从而无法将不同的专业课程联系成一个体系,更不能形成对本专业的全面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师未在授课时向学生明确说明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课程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将课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知识孤岛”,而将一门课程的内容的掌握停留在这门课程,而无法升华到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上。(3)社会实践少,停留于纸上谈兵。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过于理论、空泛,没有机会应用或不知道如何应用,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用性的怀疑。这是因为目前本专业课程涉及中涉及的实验、实习和实践较少,即使有一定的实践课程设置,也由于时间、经费、实习基地等原因而少有落到实处,不能让同学们切实在实践中找到所学理论的影子,更好地认识公共管理专业。2.3就业问题湖北民族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发展方向模糊、就业专业不对等问题。我校公共管理两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定培养目标分别为“培养能在基层政府机关、城市管理机构、社会团体、城镇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镇社区等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个定位相对宽泛,且学生毕业后真正进入党政机关、城镇社区、事业单位的比例较小,将近一半的同学进入了企业从事管理、销售等工作,这是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从而失去专业特色和优势,让学生产生“为什么我要选择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怀疑。2.4社会认可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