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赛教师姓名:孔庆娜所教学年:二年所教学科:数学所在单位: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PAGE\*MERGEFORMAT5哈尔滨市道外区第二届“超越杯”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第页课题《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内容:《克和千克》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是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再逐步抽象形成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人手一台天平,让学生去亲手体验,而教师的演示,学生很有可能看不清楚。所以,这时白板资源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白板演示,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演示过程。因为有了这个体验,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简洁、易懂。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认识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昨天,老师从超市里买回来一些东西,是什么呢?请你们猜一猜它们哪一袋更重一些?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重,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马上知道?生: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读一读!(出示几个包装上标示的重量)师:g是克的英文缩写,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再读一读标示的质量。(课件)师: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为质量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课件)师:老师还购买了一些水果,比一比,你能知道哪一样水果的重量重一些吗?师:大家的意见为什么这样不统一?师:其实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而且这两样水果的大小又差不多,光凭观察,能看得出谁轻谁重吗?能不能换一个别的办法试一试!师:我们不如同时拿在两只手上,看看能不能感觉得出。谁想来掂一掂?二、认识秤:师:怎么办呢?拿在手上掂一掂还是难以确定。其实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课件导入):电脑里有几个录像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这些称物体的工具吗?除了以上的三种秤,还认识别的秤吗?(课件)逐一认识,在哪里见过,介绍有何作用?怎么用?(白板演示)(白板演示天平,在物理学科工具栏里导出。出示后,对天平的结构进行介绍。)师:那么大家认识这种秤吗?它的名字叫天平,一对手臂长又长,两手托着两只盘,可以上下来摆动,头上长着一根针,它的作用特别大!左边的物品重一些,指针就会向左偏;右边的物品重一些,指针就会向右偏;不轻不重指中间。师:既然天平可以分辨出哪一边的物品重量重一些,我们为什么不请它来帮忙呢?(白板演示)(白板演示称重过程,一边放入苹果,另一边演示放入砝码。使天平平衡后,数数砝码的重量,就是苹果的重量。)(白板演示)(把一只苹果和一只梨子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只盘子里,并让学生观察天平指针的情况)师:结果怎么样?谁稍微重一些?为什么?(白板演示)(白板演示天平的游标卡尺和砝码相结合进行计量重量。学生在白板上用砝码演示称量物品过程。)师:天平不仅可以比较出物品的重量,还可以称出物品的重量。(课件)使用天平时,左盘放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砝码。要使天平保持平衡,还可以再移动游标,最后砝码的重量加上游标所指的数量就是物体的重量。师:用天平称一称,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呢?三、认识1克师:下面我们要称1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上掂一掂,互相交流一下感觉如何?(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白板演示)师:(课件)让天平告诉我们1枚2分硬币的重量吧!我们把它放在天平的左盘,移动游标,使天平左右两端保持平衡,结果怎么样?1枚2分硬币大约有多重?(1克)1克的重量很轻很轻。想一想,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也大约重1克?(课件)四、认识1千克:师:你们真棒!那么谁来估量一下这包盐的重量?师:谁估计得最准?一起看标注!(500克)师:(课件)一袋糖500克,两袋呢?(1000克)(白板的摄像头现场展示称重过程。)师:就是这两袋糖,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课件),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