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8页共NUMPAGES18页第PAGE\*MERGEFORMAT1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8页神经生物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1.概念: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发育等问题的综合性科学。2.特点:1)以研究神经系统为目的的综合科学(多学科、多层次);2)是生命科学中一门基础实验科学;3)是一门新兴的科学。3.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神经科学又称为脑科学)4.六大分支学科:分子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比较神经生物学;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常用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一.形态学1.组织制片: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火棉胶制片;撕片2.神经组织化学染色技术HE染色;Golgi法(镀银染色,显示神经细胞的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态,如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小脑蒲氏细胞)Cajal法(镀染神经原纤维);Nissl法;铁苏木精或锇酸染色(显示髓鞘的板层状结构)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4.神经形态功能定位法:一氧化氮合酶法5.束路追踪技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同位素追踪技术;荧光素追踪技术二、神经细胞和/或组织培养技术是从机体中取出神经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和生长。三、膜片钳技术(patchclamp)是可以对一块单独的细胞膜片(或整个细胞)的电位进行钳制的一项电生理技术。通过对膜电位的钳制可以观察通过离子通道的电流,膜片钳放大器正是通过维持电压的恒定而测出这种电流。运用膜片钳技术记到的最小电流可达到pA级(10-12A)。其记录的主要方式:细胞贴附式;外面向外;内面向外;全细胞记录第二章神经元1.形态和结构:胞体(含丰富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树突(接受刺激),轴突(传出神经冲动)2.分类根据突起的数目:多极神经元(如脊髓运动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如视网膜双极细胞),假单极神经元(如脊髓背根节细胞)根据轴突的长短:GolgiⅠ型神经元(长轴突的大神经元,如锥体细胞、梭型细胞);GolgiⅡ型神经元(短轴突的小神经元,颗粒细胞)根据神经元的功能: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根据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胆碱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二.突触(synapse)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某些非神经元细胞之间具特殊结构和传递信息功能的部位,突触传递神经信息通常是有一定方向的。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1.化学性突触分型:2.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1)突触前部(突触前成分):a.突触前致密物质是由多种纤维丝形成,一种是肌动蛋白丝,另一种是脑血影响蛋白b.突触囊泡:清亮囊泡:按其形态又可分为圆形小泡—S型,扁平小泡—F型,不规则小泡—IS型致密核芯囊泡:G型小泡的直径约30~50nm,多含儿茶酚胺。而L型小泡的直径为70~120nm,多为肽类神经分泌颗粒2)突触后膜(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致密区(PSD)是由细丝和颗粒组成,其中肌动蛋白、脑血影蛋白和钙调蛋白等以大分子复合物的形式结构基质支架作用,其内容纳其它蛋白,如通道蛋白,受体蛋白,各种糖蛋白,微管蛋白以及微管结合蛋白等。3)突触间隙:宽约20~40nm,前、后膜之间有物质粘着在一起。3.电突触:即缝隙链接,多见于无脊椎动物4.突触传递的过程:递质释放,受体识别,信号转导,胞内效应5.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plasticity)由于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突触活动情况的变化。宏观上可以表现为:发育可塑性,记忆的形成,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药物成瘾,神经褪变等。微观上可以表现为突触形状、大小、数目,通道、蛋白表达的变化等。三、胶质细胞:在CNS,有大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丛细胞;在PNS,有雪旺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1)形态:常用硝酸银染色,体积大,呈星形,胞核淡染,胞质中无尼氏体2)特点:位于CNS,分布最广泛,体积最大,核染色最浅,含胶质原纤维(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由胞体发出许多长而分支的星状突起,伸展并充填于神经元胞体与突起以及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构成血脑屏障。3)功能:支持,营养,保护,分隔2.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位于CNS,胞质内富含脂质功能:1)胞体发出许多板状突起,形成有髓神经纤维,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成髓鞘细胞2)具有抑制神经生长的作用(抑制性物质存在于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蛋白中)3.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