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资源建议书(汇总17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水资源建议书篇一在凌源市居住却破坏家园的人们:你们好!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我们能在城市更好地生活,我想你们提出一些建议:第一:节约水源人人有责。(1)使用完水的人,顺手关掉并拧紧水龙头,在用的时候,尽量少用一点;(2)少用肥皂,洗涤剂,减少对水的污染;(4)养宠物的人们,给宠物准备一个喝水的器具,一次少倒点,尽量别让宠物碰洒;(5)在水龙头旁建立一些生动的广告牌,如:“不要让水龙头孤独的流泪”,“水是我们的亲人,它们流走了,我们会怎样”的警示牌。第二:保护河流,不扔垃圾。(2)不往河里扔垃圾,这样我们的水也不会喝不上了;(3)多往河里放一些小鱼小虾,看着它们的嬉戏玩耍,我们的心里也会高兴!让我们以节约水为荣,以浪费水为耻,选择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方式。请善待我们的河水母亲,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加油吧!水资源建议书篇二全体市民朋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之本。我市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1、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9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瓶颈。只有加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在全社会真正形成科学节约用水的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一、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加强节约用水宣传,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用水观念,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形成一个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社会风气。二、各居民家庭要增强爱水意识,积极参加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节水知识,推广节水办法,使用节水器具,坚持一水多用,从节约厨房一盆水、浴室一缸水、洗衣一桶水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努力做科学节水的示范者、推动者。三、机关、团体和居民社区等单位,要切实强化节水措施和管理责任。加强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杜绝出现“长流水”现象。积极抓好节水改造,使用节水器具,提高节水效率。单位内部绿地用水尽量利用非常规水,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争创节水型单位。四、各工业企业要大力推广和使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耗水工艺技术,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做好节水减排工作。五、各级学校、幼儿园要加强节水教育,让青少年了解节水知识,强化节水意识,培养并形成科学文明的节约用水习惯。节约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做节约用水的践行者,人人做宣传节约用水的志愿者,为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为让生命之水碧波长流,共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做出我们的贡献。xxx。20xx年xx月xx日。水资源建议书篇三同学们:。你们珍惜水吗?水可是非常宝贵的。如果你不信,那就看一看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上水的总量约有立方公里,接近14亿立方公里,如果全部铺在地球表面,水层厚度可达到3000米,海洋中聚集着绝大部分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2%,它覆盖着地球表面的70%以上,陆地上的河湖沿的总水量的`23万立方公里,其中淡水约占一半,只占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2.350%)。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是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占地球总水量的0.77%实际能利用的水只有0.2%。同学们,看了以上资料,你们是不是有什么感想呢?是啊!我国人数占地球总人数的30%,而我国的淡水只占地球的8%。同学们,珍惜水资源从现在开始吧!当你想到喝不上水的孩子们,你的心里会怎么样呢?我们要节约水,珍惜水!xxx。日期水资源建议书篇四大家好!常言道:“珍惜资源,人人有责”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却还是没有养成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大自然,浪费资源,滥用化学品,导致地球环境被严重污染,各种资源濒临枯竭。我想对那些浪费资源的人,说:“你们在房间空无一人时,不关电灯、电视等电器,有没有想到地球供电不足怎么办?你们在水龙头‘孤独地流泪’时,你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以后饮用不到纯净、甘甜的水。你们在扔一团只写了几个字就要被撕掉丢进垃圾桶的废纸时。有没有想到地球上以后看不到绿色怎么办,以后地球上沙尘暴、泥石流来临时怎么办。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可以给人类带来严重、可怕的后果。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