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A.左边,中间B.右边、左边C.中间,左边2.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A.棉线B.空气C.话筒3.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A.响B.轻C.不一定听到4.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A.不变B.越来越轻C.越来越响D.先变响再变轻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A.音带B.声带C.听小骨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A.变小B.变热C.振动7.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8.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A.耳道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大脑B.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大脑C.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9.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A.琴弦还在振动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C.空气能传播声音10.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B.真空中也能传声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的声音。2.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声音();杯子里水越少,声音()。3.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4.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5.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声音就停止了。6.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生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9.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等。10.声音的传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2.声音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传递到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3.音叉发声时看起来没有运动,所以音叉发声时不振动。()4.医生的听诊器的听诊头像鼓膜一样,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5.风声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6.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7.铝板琴上的铝板越大,发出的声音越高。()8.当我们发声时,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低。()9.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有波纹产生。()10.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的强弱都一样。()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下列方法与它们是否能使物体发声连接。敲击锣面弯曲钢尺拉伸橡皮筋按压鼓面拨动橡皮筋能够发声不能发声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1.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2.观察物体是否发声。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2.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3.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4.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这是为什么?5.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七.材料题(共3题,共17分)1.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2.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诗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疾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根据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弦的粗细对音高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音高?3.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八.综合题(共5题,共36分)1.观察下面这张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①同学甲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相比,()。A.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B.同学乙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C.他们听到的声音样清楚②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她耳朵的。A.固体、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