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可编程逻辑器件6.1半导体存储器6.1.1只读存储器(ROM)习惯上根据存储器的数据能否改写将存储器分为以下三类:·固定内容的只读存储器(ROM);·一次改写的只读存储器(PROM);·可多次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1.固定内容的只读存储器(ROM)固定内容的只读存储器(ROM)是采用掩模工艺制作的,存储器的数据在芯片的制作过程中就确定了。产品出厂时存储的数据已经固化在芯片上。数据只能读出,不能写入。2.一次改写的只读存储器(PROM)PROM的电路结构与固定只读存储器一样,也是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和输出部分组成。但是其存储矩阵的所有交叉点上全部制作了存储器件,相当于在所有的存储单元内都存入了1。3.可多次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由于存储单元工作原理不同,可多次改写的只读存储器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常见的如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电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2PROM)等等。(1)EPROM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Ultra-Violet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UVEPROM)是最早投入使用的EPROM,我们习惯上所说的EPROM就是指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2)E2PROMEPROM可多次写入,每次写之前都必须用紫外光擦除存储器中原有的信息。E2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是用电信号可擦除的可编程ROM,E2PROM的结构和符号示意图如图6-1-7所示,由图中可见,其结构与EPROM类似,但工作原理不同。图6-1-7EEPROM存储单元4.用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由ROM结构可以看到,其译码器输出是全部输入变量的最小项,而每一位数据的输出又都是某些最小项之和。6.1.2随机读写存储器1.RAM的结构RAM的结构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读/写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6-1-11所示。读/写控制电路用于对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图6-1-11RAM的结构2.静态存储单元3.动态存储单元DRAM的动态存储单元是利用MOS管栅极电容可以存储电荷的原理制成的。由于漏电流的存在,电容上存储的电荷不能长久保持,为了及时补充漏掉的电荷避免存储的信息丢失,必须定时地给栅极电容补充电荷,这种操作称为再生或刷新。(1)三管动态存储单元(2)单管动态存储单元6.1.3存储器容量的扩展1.位扩展如果一片ROM或RAM的位数不够用时,可以采用位扩展方式。图6-1-15所示为用16片1024×1位的RAM扩展为1024×16位的RAM。图6-1-15RAM的位扩展2.字扩展如果一片ROM或RAM的字数不够用时,可以采用字扩展方式。图6-1-16所示为用两片512×8位的RAM扩展为1024×8位的RAM。图6-1-16RAM的字扩展6.2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可编程控制器,指各种微处理器(CPU)和单片微型计算机芯片等;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指应特定用户要求或特定电子系统的需要而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原理不同大致分为如下三类: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6.2.1PLD器件的基本结构在数字系统设计时,当输入信号中既有原变量又有反变量时,任何数字逻辑都能用与—或逻辑函数来描述,即可用与门和或门来实现。这样就有了早期的PLD器件,其结构如图6-2-1所示。很多的新型器件也是据此发展起来的。图6-2-1PLD结构框图6.2.2PLD器件的逻辑表示1.输入/输出缓冲器的逻辑表示输入/输出缓冲器常用的结构有互补输出和三态输出两种形式,如图6-2-2(a)、(b)所示。2.阵列交叉点的逻辑表示阵列交叉点的连接方式如图6-2-3所示,其中实点连接表示永久连接,称为硬线连接,是不可编程的;在交叉点上用符号×连接表示编程连接,是可编程的。图6-2-2输入/输出缓冲器的逻辑表示图6-2-3阵列交叉点的连接方式3.与门和或门的逻辑表示与门和或门是PLD中的基本逻辑单元,其在PLD中的逻辑表示如图6-2-4所示。4.与门的缺省状态图6-2-5示出了与门的缺省状态。6.3可编程逻辑阵列6.4可编程阵列逻辑图6-4-1PAL的基本门阵列结构图6-4-2所示为PAL编程后的电路结构图,其逻辑函数表达式为:图6-4-2PAL编程后的电路结构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