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紫砂收藏三大价值洼地紫砂壶这个略显小众的收藏门类,在过去一年中大放异彩,演绎了一场“单边向上”的完美行情。2011年春拍中,仅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3家拍卖公司推出的紫砂专场,成交总额就超过2.2亿元。在北京保利2011秋拍上,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的“提璧组壶”以1782.5万元刷新了紫砂壶拍卖的世界纪录。几乎与此同时,顾景舟、韩美林合作“提梁盘壶”在北京嘉德秋拍中以1150万元摘得桂冠;而在北京匡时的秋拍古代紫砂器专场中,一件清“乾隆描金山水诗文四方壶”最终以356.5万元成交。紫砂壶向来属于小众藏品,长期以来拍卖的数量不多,价格也不算太高。在国内拍卖中隶属于“杂项”,10年前单壶成交价最高也不过百万元。2002年4月,一件清初陈亮彩制的紫砂六棱文人壶以22万元落槌,3年后一件清乾隆年制紫砂花卉文字茶壶则以17.05万元成交。近两年,突如其来的“紫砂热”让紫砂壶的价格一路看涨,将这个小众藏品成规模地推向高端市场。从10年前几十万元,到5年前近百万元,再到如今数千万元成交价——小小紫砂壶牵动了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敏感神经。10年间,紫砂藏品在拍卖市场中上演了完美三级跳。原料稀缺并非主因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与奇石、兰花一起被古人并称为文人三雅,一直在收藏市场中流通,从不缺拥趸。但为何它却能在几年间实现身价飞涨,成功“上位”?有人认为,这跟紫砂原料稀缺有关。2010年夏天,宜兴市对外宣布,解除2005年发布的紫砂矿“禁采令”,恢复开采紫砂矿。这一消息让许多人联想到紫砂矿藏未来可能日渐枯竭,而开始动手抢购精品紫砂壶。然而这并非紫砂壶上涨的主要原因。“很多紫砂工艺师都会自行储存泥料,我自己也是。我们每年最多制作十几把壶,所用泥料数量很少。”工艺美术名家、紫砂名匠徐秀棠表示,“名家制壶的产量不多,大部分工艺师们储存的泥料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用不完。”“原料稀缺”可能是大众对紫砂壶的一种误读。紫砂壶原产地在宜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宜兴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制做紫砂壶,500多年间出现过不少名家大师,紫砂甚至成了宜兴的代名词。但这并不表示宜兴紫砂重新开矿就会导致紫砂泥原材料将会竭尽。紫砂泥原矿产地宜兴地处天目山余脉,与其属于同一矿脉上的浙江长兴出产的紫砂泥与宜兴紫砂几乎相同。除此之外,贵州、辽宁和海南等地都有紫砂泥矿。大师作品有补涨行情目前的紫砂壶市场大涨的主要是作为第一板块的“大师壶”。在并称“紫砂七老”的已故名家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7人中,顾景舟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最受追捧。除了之前提到的过千万元的“提璧组壶”外,2011嘉德秋拍中,顾景舟的“上新桥壶”以517万元成交,“提梁茶具套组”以471.5万元成交;北京匡时2011秋拍紫砂专场中,顾景舟的“茄段壶”自330万元起拍后,一路扶摇直上,最终以747.5万元成交。顾景舟的作品带动了紫砂市场的全面升温,但“大师壶”中依然有价值洼地。同样是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作品能够拍到千万元,而与他齐名的其他大师,甚至成名更早的古代大师作品却堪称默默无闻,作品售价与顾景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业内人士指出,受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目前紫砂七老中只有顾景舟的作品被广为流传,其他6位大师的作品在艺术价值上丝毫不逊色于顾景舟的作品,这一领域未来将成为市场争夺的重点。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陈克涛认为,与顾景舟大师同时代的“紫砂七老”中,其他大师的作品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具有很大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例如在2011年上海秋拍的紫砂壶专场中,吴云根创作的洋筒壶起拍价仅5万元;蒋蓉是当代陶都第一位女紫砂工艺大师,被誉为“花货泰斗”,其代表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而蒋蓉的作品之一“竹根壶”起拍价仅为26万元。目前,其余6位大师作品已经开始被市场关注,并有价格持续走高的趋势。在2011年8月保利拍卖举行的“古砂妙器、紫泥菁英——古今紫砂壶艺术品专题”专场中,蒋蓉的“牡丹壶”也以80.64万元成交。但从整体来看,“紫砂七老”以及明清各时代紫砂高手优秀作品,目前仍处于价格洼地,2012年,紫砂收藏者可重点关注这一领域。老壶更有升值空间除此之外,在行家眼中,紫砂壶拍卖市场仍有不少“处女地”,比如老壶板块。老壶中有的名家作品存世量少,还有一些可能不是大名家,但是他的有些作品非常精美,加上岁月温润,成为紫砂壶精品中的精品。“从目前市场看,现当代大师壶已经达到一个价值高位,且征集不易。而老壶价格偏低。”北京传是瓷杂部经理沈斌表示,在传是首推的宜兴紫砂专场,汇集了近现代紫砂名家的作品。近代名家包括邵大亨、江案卿、王东石等。其中邵大亨是清朝嘉庆年间的制壶大家,是继陈鸣远之后的一位大师,做壶以简练著称。2011秋拍嘉德的“紫泥清心——宜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