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精品7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中班教案篇1有益的学习经验:1.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准备:《小熊让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图一张,人物画:小熊、小花猫、小公鸡、小猴、大象)《小熊让路》相关的视频活动与指导:1.教师出示小熊贴绒,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让路》2.教师演示教具并播放故事。(故事见附录)3.提问:(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花猫、小公鸡,而不敢欺负大象?他这样做对吗?(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象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他就不欺负人呢?(4)大象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他心里怎么想?他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4.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5.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中班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理解诗歌内容,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2、认识动物名词:老鹰、小鸡、青蛙、小鱼、马儿、花儿、小鸟。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教学准备:老鹰、小鸡、青蛙、小鱼、马儿、花儿、小鸟的头饰、操作卡、相应的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字宝宝,引入课题。T: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它们听说你们很会认字,于是就带来了很多字宝宝来考考你们。(教师抽出字卡,幼儿认读)二、出示动物卡片,幼儿认读。T:哗!你们都能读出这些字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逐一出示动物卡片,幼儿认读)T:你们看!这是谁呀?(老鹰)老鹰会怎样呢?(飞飞)咦,它们也有名字。(出示字卡,幼儿认读)三、出示范例,学会儿歌。1、T:今天陈老师教你们念一首儿歌,里面也有这些小动物的。(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让幼儿跟读)如:我学飞飞,我学刨刨……2、把小动物的名字插进儿歌里,让幼儿学念。四、表演游戏1)、请小部分幼儿表演小动物,其他幼儿念儿歌;表演者跟随念儿歌的幼儿念的内容做出相应动物的动作。(游戏换人重复几次)2)、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物动作。五、结束活动T: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起飞回家吧!教学反思: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在看看、做做、玩玩中感受蛋糕裱花的美,并尝试动手制作。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亲手制作“蛋糕”的乐趣,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活动准备:1、材料:塑料盒、底座、彩色浆糊、小水果图片等。2、课件:故事《好吃的蛋糕》视频、制作裱花蛋糕视频片段、各种样式的蛋糕。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好吃的蛋糕》你觉得画面上说了一件什么事情?1、怎么变呢?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变?2、它们会成功吗?我们继续往下看——3、蛋糕做成功了吗?它们是怎么做的?4、鼠妈妈轻轻地咬了一口,一下子就明白了,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时候,小老鼠的妈妈,心里觉得怎么样?二、制作蛋糕1、谈话:导入自己制作蛋糕你们有没有做过蛋糕?你想做一个蛋糕送给谁?那你们知道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2、播放“蛋糕制作”视频片段,引导观察裱花的方法。3、介绍材料及制作方法。(老师示范)在挤糨糊时要轻轻的挤,一边挤一边移动手,就可以画出线条来了。特别要注意手腕一定要抬起来,想想为什么?A、先请爸爸妈妈帮你们装上底座,方便待会制作的时候可以转动。B、制作不同的花纹:波浪线、折线、心型、花型、网状等。请大家自己动脑筋大胆创作。4、幼儿制作。5、最佳创意蛋糕。你最喜欢哪个蛋糕?它什么地方最漂亮?活动反思:整个活动的设计新颖有趣,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做做、玩玩,在玩乐中满足了幼儿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环境的支撑。在整个活动中我把主动权放给孩子,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坚持“活动在前,认识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让幼儿看看、说说、试试,通过自己探索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