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第PAGE4页共NUMPAGES4页教案时间检印月日课题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2课型新课教学目的或目标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及其影响。能过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重点四季和五带的划分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关键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具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备注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叙述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叙述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导入]由图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四季的划分划分方法(1)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2)传统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提问教师总结讲述讲述理解扩展南半球的季节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备注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3)气象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季节的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导入]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了纬度分异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二)五带的划分1、划分方法热带:有直射现象的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南北极圈之外。温带:介于热带与寒带之间,回归线与极圈之间。2、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3、与黄赤交角的关系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同步变大,温带缩小;欧美更为接近现实注意适用区域,理解为什么适用于此。讲述画图讲解填空题或选择题出现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备注小结作业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同步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温带[总结]无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的粗略,但是它却是地表热量分异的基础划分方法。本节课内容的内在关系图:公转自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四季五带扩展思维作图列关系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