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仲裁申请书有关仲裁申请书集锦15篇随着社会在进步,需要使用申请的场合越来越多,请注意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申请书。为了让您在写申请书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仲裁申请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仲裁申请书1申请人:___,男,汉族,1___年__月__日出生,现住___市___区___路___号。联系电话:______。被申请人:__有限公司,住所地:__市__区___路___号。电话:___。法定代表人:___职务:___请求事项:一、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5200元(月平均工资2600元_2)。二、裁决被诉人向申请人支付20__年6月至20__年6月加班费共54455.15元,其中:1、延时工作时间加班费18670.34元及25%的经济补偿金4667.58元;2休息日加班费24893.79元及25%的经济补偿金6223.44元;。以上二项合计:___元。事实与理由:申请人于1995年10月进入被诉人单位工作,任司机一职至今。20__年12月28日,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申请人为总务部司机,约定申请人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为700元,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但事实上,被申请人要求我除每周正常工作5天处,星期六、日还要求我随时出车,平均每月星期六、日3天以上(公司出车均有打卡记录,由公司保管,请仲裁庭要求被申请人提供我的20__年6月至20__年6月间的.考勤记录)。另外,休息日也是随时出车加班,我早上6时30分出车接送公司员工上班,直到18时10分接公司员工下班,送完员工需要到20时,除去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1个小时、平均每日延长工作3个小时以上,同时,非星期一至五晚上随时候命出车加班,具体时间以公司保管的打卡记录为准。我为被申请人加班,但被申请人却没有按《劳动法》的规定给我安排补休,也没有按规定为我支付加班费。从被申请人发给我的工资条可以看出,我的加班时数、加班工资均为零,按照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940元(20__年7月1日双方协商将我的合同工资变更为940元)为基数计算,20__年6月至20__年6月间,被申请人拖欠我延时工作时间加班费18670.34元(940元/21.75_1.5倍_3个小时_4周_12个月_2年)未付、拖欠我休息日工作时间加班费24893.79元(940元/21.75_2倍_8个小时_3天_12个月_2年)未付。为此,我多次找被申请人领导协商要求支付,被申请人均予以拒绝。被申请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2项和46条第1项的规定,我于__年__月__日以被申请人"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向被申请人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由于被申请人拒绝支付我的加班费和经济补偿金,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向贵会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委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支付我的仲裁请求,依法裁决。此致敬礼!申请人:___(签名)____年__月__日有关仲裁申请书2本人___,男,现年42岁。本人于20__年6月进入弘大康宝利建筑器材搬运有限公司工资,期间与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合同规定工资是每年2万元,按月支付1500元。而该公司于20__年9月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欠本人工资。直到20__年10月累计拖欠本人工资2万元左右。特此,向贵局申请劳动仲裁,希望贵局根据我的实际困难,给予公正的仲裁。此致!申诉人:___20__年7月2日有关仲裁申请书3申请人:________,男,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生,住址:________市________号,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代理人:_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___律师被申请人:________市________机械有限公司,住所地:________市经济技术开发区________号,电话: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职务:总经理申请事项:一、请求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因未的双倍工资元(自_______年9月至_______年12月止)。二、请求裁决被申请人支付违法的经济补偿金4500元。三、请求裁决被申请人支付工资共计9826元。四、请求裁决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自_______年9月至_______年12月的'社会保险。事实与理由:_______年9月,申请人应聘进入被申请人质检部担任质检员一职,双方约定基本工资为1800元。进入公司后,申请人即要求与公司订立书面,但被申请人的负责人让申请人先安心工作,以等段时间再签为由推脱,之后申请人多次要求与被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均未得到同意,在申请人工作期间,被申请人不仅安排申请人从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