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近读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很有感触。1644年的檄文,如今读来仍犹如甘泉沐身、透彻心扉。其见解之高深,言辞之犀利,哲理之完整,不能不令人感佩。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国会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长老会派,出于对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的恐惧,为巩固已到手的权利,下令实行书刊预先检查制度,禁止出版带有民主自由意识的书刊杂志。这等同于剥夺人们的言论自由,和专制王朝时期所实行的新闻制度一样。但其实,当时支配历史进程的还是集权主义,问题是在于这个权利应该集中于谁的手中。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由于论述离婚的小册子触犯禁令,受到国会质询,故满怀激情写下此《论出版自由》。其观点是作者真实思想的反映。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提出如此观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甚至有生命危险。纵观当今之中国,时间已经来到了21世纪,却至今未能达致约翰·弥尔顿300多年前所主张的状态,不能不令人悲哀。二、对人性好、恶之本性进行了深刻诠释,揭示出人性有“自我的修正”的追求和特性。约翰·弥尔顿主张:(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凭着自己的理性能够辨别真假正误,并修正完善。(二)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意见,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既是对理性的藐视,又是对人权的践踏。他说:“杀人只是杀死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的圣像”。(三)人的本性具备客观性、普遍性,并无高下贵贱之分。检查禁书的人,并无证据证明其在人性上比普通人高贵,又怎么能保证其不受“污染”。一个蠢人拿不拿书都是笨蛋,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要限制蠢人而剥夺聪明人增加智慧方面的便利条件。由此,他得出了“书不在于好坏,而在于读者”的结论。可现今,国人在言论、出版领域还在相当程度地“享受”着英国人300多年前的“待遇”,难道不应当汗颜和反思吗。三、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专制式的、限制人向往自由的政策。当时的英国国会议员,大都是由于参加了革命而当选。于是约翰·弥尔顿对他们说:你们自己英勇而又指挥如意的谋划给我们带来了这种自由,它解放了、扩大了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见识。现在除非培育我们的诸位议员对于纯正自由的爱已经不如往昔,否则就无法使我们在能力、知识和追求真理的热情上倒退。我们可能再变成诸位当初所发现的那种愚昧、粗暴、拘泥而奴化的情况。但那时诸位就首先必须变成旧统治者一样的暴虐、武断和专横。。。约翰·弥尔顿用近乎讥讽的方式让当权者明白,回复不自由的状态是不被欢迎和不可行的。中国的历史进程与此又何其相似。。1912年国民党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清王朝统治,后来因集团利益变得腐败和专制;1949年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的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了现今的新中国,为的是还人民以幸福和自由。可如今,我们的幸福度、自由度究竟如何。何时再得以前进和进步。有感于读《论出版自由》这本书,我愿再次重申约翰·弥尔顿的观点,摘要如下:1.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2.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3.“观点的公开市场”不会带来恶果,因为人性的追求有“自我的修正”的特性。4.言论、出版自由有时难免会带来有害毒素,但健康的心理完全能够抵御它。只有让真理与谬误进行“自由而公平”的较量,人们才会不断增强判断力、免疫力和鉴赏力。借此与所有仍“沉睡”中的国人共勉。第二篇:论出版自由读后感约翰,弥尔顿关于自由的主张读后感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虽然原来皇家特许的出版制度被废除,但是当权者对言论的管制并未彻底解禁。1643年,英国国会宣布恢复特许制,规定国会具有管制出版的最高权力,并实行出版检查的措施,1644年,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因出版书籍引起纠纷,被传到议会答复质询。他在议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地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这篇演讲后来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并成为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奠基性著作——《论出版自由》。弥尔顿的基本论点是。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灵性。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首要部分。人依靠自己辨别正误是非,区分善恶好坏。为使人的理性得以有效的发挥,就必须不受限制的了解别人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和思想。真理是通过各种观点、意见和思想的公开辩论和自由竞争获得的,不是权力赋予的。必须允许各种各样的学说在大地上流行,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通过这种斗争,真实的、正确的、积极地思想观念必然被大多数人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