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过年日记汇总七篇过年日记汇总七篇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编写的过年日记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过年日记篇1今天是大年初一,早上早早就起来,回家过年,到了家我们先给爷爷奶奶拜年,先鞠躬,爷爷奶奶一人给了一个红包,红包里面都装一百块。我高兴极了。然后我们去其他亲家拜年。有人给我五十、十块、二十、二块……到了中午奶奶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饭里有,鱼、肉……过了一会姑姑说去少林寺玩吧我们说去我们开着车子,去少林寺玩,到了少林寺,我们先买票,然后才能去少林寺,我们先去塔林,在塔林拍照留念。我们去了千尺瀑布……今天我很开心。过年日记篇2星期天,妈妈、爸爸决定做一次大扫除,我听了一蹦三尺高,我们说干就干,妈妈做指挥员,分配我们各自做什么,结果是我专门擦家里的柜子,爸爸专门擦玻璃窗,妈妈专门清除灰尘。于是,我拿了一块布,擦起了柜子,爸爸拿来擦玻璃窗的工具擦起来,妈妈也拿着拖把清除起灰尘来了,就这样,我们擦了一次又一次,把屋子里外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我们已经累得汗流满面了,可是,看着这干净的屋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过年日记篇3这是近四十年前的事。过年走亲戚是孩子们最乐于干的事情。穿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或者一双新棉鞋,那是格外的有精神。礼物很简单,一般化的亲戚就是两包草糖果子、羊角蜜、三刀子、口酥饼之类,如果是四包的话那必须是近亲贵客了。在所有亲戚里面,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当属姥姥家。如果说原因确实能摆出许多条:姥姥稀罕外孙子,姥姥家好吃的东西可以随便吃,姥姥家有鱼有肉肯定拿出来炖……最有诱惑力的是给姥姥、姥爷磕个头,姥姥会偷偷的塞给两毛钱的代岁钱。你可别小看这两毛钱,那时完全可以买到至少两本孩子们顶喜欢看的小人书。当然,去姥姥家一趟也够辛苦的,因为拿去的礼物“多而沉重”,两包果子之外,还有大约两斤猪肉,两三条白鲢鱼,两三碗炸丸子,十多个白馒头或者白面菜包,装在一个不算很小的竹篮子里,上面盖一块花布……这可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事了,必须至少两人。好在那时孩子多,谁家没有七郎八虎、八姐九妹的?找个竹竿或者木棍两个抬了就走,咯咯吱吱,晃晃悠悠,累了,就地稍息,撒泡尿,呵呵手,抬了再走。十里八里的路用不了太久就到了。所以,两毛钱的代岁钱最终还要一分为二,但即使这样,过年去姥姥家仍然算得上是趟美差、肥差,巴结爹娘慢了还真的排不上号。过年去姥姥家我和哥哥是用不着巴结爹娘的。爹娘的孩子尽管也有七八个,但男孩子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去姥姥家送点东西那是非我和哥哥两个去不可的,更何况姥姥每年都是点名要我们哥俩去的。到姥姥家去要过一条河,要坐渡船,船钱每人五分,很小的孩子免费,这可是个不小的开销,好的是坐船的钱爹娘给报销。我记忆中第一次与哥哥合伙过年去姥姥家走亲戚我至多七八岁,过河我可以不交钱。那天刮着西北风,娘怕冻着我,给我头上顶了一条花毛巾,再扣上棉帽子,确实很暖和。爹将送给姥姥的礼物分别装在两个竹篮子里,让我和哥哥每人挎一个。哥哥比我大四岁,个头比我高许多,爹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两个抬着我明摆着要吃很大的亏。我的篮子当然比哥哥的小,爹娘送我们一段路,一再安排哥哥路上多歇几次,千万不要累着,过河要往船中心坐,要抓紧弟弟的手等。哥哥一路很照办,看我跟不上就歇下等我,甚至帮我挎篮子。我几乎一路小跑,满身是汗,棉帽子戴不住就摘下来,过会子还热,要往下解毛巾,哥哥说什么不让。坚持到了姥姥的村头,有认的哥哥的,我听见他们在夸奖我们哥俩多么多么了不起,能独立的来给姥姥送年礼了。我还留意到有几个看着我笑,过去了,哥哥拿棉帽子扣到我头上:“戴好,顶着个花毛巾,破娘们儿似的,人家笑话你呢!”我就很害羞,不敢抬头走,到了姥姥家,白发苍苍的姥姥一把拉我到她怀里,大声的喊着舅舅:“快抱柴禾来,点火给孩子烤烤,看把孩子给冻的!”过年日记篇4今年的春节,我们一如既往地回到了奶奶家,可现在爷爷的病还没有好,他每天都要去医院里输液,没空做饭,所以,今年的年夜饭就由我父亲掌勺。我打不了他的下手,只好给母亲帮忙——贴对联。奶奶家在乡下,墙是砖露在外面,上面有尘土,不能用胶带贴,得用浆糊。我“眼神儿”不好,不能贴对联,母亲便分配给我在对联后抹浆糊的任务。接到任务后,我立马执行起来。我先搬了一张桌子摆在院子中央,把春联放在桌上,细心地将浆糊涂满,尤其是边缘。不然贴不上,罪魁祸首可就是我了!我一张张涂好,一张张给母亲递过去,母亲则细心贴好,“工作”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就如同“传送带”一般。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不一会儿,“贴对联工作”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