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浅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资源型城市作为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是国家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但是目前,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产业结构高度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失业问题严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人才相对匮乏。因此,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与紧迫任务。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从原始社会末19世纪以前,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进入农业文明,但同时由于开荒种地、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物种遭到破坏,失去生态平衡。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厂区,燃煤量急剧增加,出现了天空黑烟弥漫、污水横流的现象,产生了新的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了一场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经过长期的研究,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指出:当今存在的发展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造成的。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积极的出路。(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3953.htm"\t"_blank"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457756.htm"\t"_blank"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4042.htm"\t"_blank"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二、六盘水市发展现状(一)六盘水市环境条件及发展优势六盘水市是贵州西部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化工基地建设上具有资源、交通、区位、大企业集中等优势的最优组合。1、煤炭资源优势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享有“江南煤海”之称,具有储量大、煤种全、埋藏浅、易开采,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加工和转换前景广阔的特点。煤储量居全省之首。截止2005年,累计探明储量180.1亿吨。2、煤层气资源丰富六盘水煤层气富集,2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11518.8亿立方米,全国煤层气开发有利选区中排在二类有利选区之首。3、产业基础优势六盘水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崛起的一座新兴煤炭工业城市。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现已形成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拥有水城钢铁、盘江煤电、水城矿业、六枝工矿、水城水泥、盘县电厂、水城电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4、凉都优势开始显现六盘水市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贵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3-14℃,这个显著的凉爽气温指标,已获中国气象协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通过近几年的对外推介及“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的举办,国内前来投资、经商、避暑、旅游者增多。(二)六盘水市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1、煤炭资源的枯竭威胁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为180.1亿吨,若按目前年产4000万吨、回采率约25%计算,工业储量可开采利用56年;若按年产1亿吨(根据煤炭规划2015年煤炭年产1亿吨)、回采率30%计算,只可开采利用27年。几十年以后,煤炭资源优势因资源枯竭不复存在,后续产业还没有跟上,以煤炭资源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将彻底崩溃。2、经济结构单一,工业结构过重经济增长过分依赖煤炭资源的产出是六盘水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式扩大生产规模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通过扩大对煤炭资源开发和煤炭的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