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进行有效投资》第四章金融市场是怎样运作的有效市场理论公司一般追求最大的利润和保持稳定、健康的财务状况。最终由金融市场来判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许多市场预言家企图预测金融市场以及个别证券的走势,这耗费了他们很多精力。60年代末期,有点让市场预言家懊恼的是:学术界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效率市场假说的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许多投资者收集和分析关于公司及其证券的各种信息,假如投资者认为某种证券的价格被高估,他们就会抛出它或者不买它。相反地,假如投资者认为某种证券的价格被低估,他们就会购买它或者持有它。由于这些投资者的竞争,所以某种证券的交易价格基本上反映了许多精明的人士的共识,它的价格得到了认可。因此,效率市场理论暗示:试图在恰当的时机买入恰当的股票完全是徒劳的。根据“新”消息买卖证券也是无用的,这是因为股票的当前价格反映了公司的全部信息。正如B·麦克尔在他的《漫游华尔街》一书中所说的,对这个理论“领会到它的逻辑极端……意味着一只被蒙住眼睛的猴子向一张报纸的金融版面扔飞标,也能够选择一个投资组合,而且这个投资组合与专家选出的一样好。”麦克尔又说“……穿着条纹西装的金融分析师不愿意被比作不穿衣服的猴子。”说得好,自从80年代以来,华尔街日报一直举办一个竞赛,这个报纸的几个记者每三个月一次把飞镖扔向报纸的金融版面“选择”要投资的股票,然后这些记者把他们随机选择的投资组合与令人尊敬的资金管理者选择的组合相比较,在100次的比赛中,飞镖选择的投资组合(现在由计算机随机选择)打败了专业的投资组合39次,换句话说,专业的投资组合只有61%的时间是获胜的,不需深加考虑,仅仅随机地选择也有望达到50%的成功率。在对比赛结果进行比较时,记者们没有把未雇佣专业资金管理者而节省的佣金考虑在内。大多数资金管理者索价很高,这些费用侵蚀了帮你选择投资组合产生的收益。假如你考虑到他们昂贵的佣金,那么扔飞镖选择投资组合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赢的。某些资金管理者打败市场。但事实上,在一年或三年的时间内打败市场并不困难,可是却很少有在十年中连续打败市场的。有效市场支持者争论道,打败市场中的某些人甚至在十年间都胜了,但他们靠的是运气,例如你将一枚硬币扔5次,有时连续得到5个头像。每次试验都是将一枚硬币连续掷5次,每重复32次这样的试验,由于随机性连续得到5个头像这种巧合平均来说发生一次,但是,连续地预先指出哪一次试验能得到5个头像是不可能的。有效市场假说的倡导者认为,预先指出最好的资金管理者同样是不可能的。一些像管理共同基金一样的资金管理者有跟踪市场行情的记录。你可以研究这些跟踪记录并做一些其它常识性的工作,比如说投资于基金会使你的花费最少,提高你打败市场的机会。不同投资市场的有效性是有分别的,虽说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公平的,但是许多人认为债券市场甚至更有效。不动产市场的有效性略低,这是因为房产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有时是缺乏竞争的,信息也不易被得到。假如你找到了一个卖主,他确实需要卖,你可以以折扣价买他的房产。小企业也不十分有效,有新思想和新点子的企业家可以得到巨大的收益。交易所中的专家大萧条以后,随着证券法的颁布,专家交易系统才得到官方的承认,但是这个专家交易系统大约在1865年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运作了。专家(和他的公司)是交易所会员,是交易所大厅中的重要人物。要得到专家这个位置,不但要有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要由交易所理事会选举产生。一个专家负责若干种股票的交易(两个专家负责几十种股票),专家必须保证他所负责的股票连续、稳定地进行交易。专家发挥着很多作用,这使得他们赚了很多钱。专家作为经纪人的经纪人,对于由佣金经纪人递上的委托单,撮合买卖、履行交易,并按交易收取费用。专家们也可以参加股票交易和在他们自己的账户上持有股票。由于专家能够保持自己的账户,因此一些人已经就专家在他们工作中出现的潜在利益冲突提出了质疑,只有在完成所有其他投资者的委托后,专家才能为他们自己的账户交易。换言之,只有当存在未成交的委托时,专家才能为他们自己的账户进行买卖。因为只有当别人不想让专家替他买卖时,专家才可以自己进行买卖,这样你可能认为专家会因此受到损失,但是你错了。尽管专家公司可以不透露他自己的投资利润,但是一些研究证明在市场不稳定期间专家的利润是可观的。例如,当肯尼迪在1963年11月22日被刺杀时,股票市场大跌,第二天市场陡然高开。众议院下属的一个委员会的调查发现,直到专家允许价格下跌以后,他们才开始购进股票,他们并不设法支撑股价。1973年和1974年在股票市场下跌45%之前,专家利用被称作卖空的交易技术赚了大笔的钱。卖空可以使投资者通过先卖出股票,而后在股价下跌时再将其买回获得利润。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在1968年的新闻周刊上讲了下面的一段话:“个人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