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9页政府的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本届政府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1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3%,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34475元,全省排名从第8位跃居第5位。三次产业比例从24.1。31.3。44.6调整到12.5。41.4。46.1。财政总收入3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均比2001年增长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19亿元,比2001年增长2.9倍,累计达到669.4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城市综合实力升至全国第84位。过去的五年,是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五年。2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650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6倍,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3.1%。临港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船舶工业已形成19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水产加工业年产值达到150亿元,精深加工率提高到39.4%;石化工业有了新起步,和邦化学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港口物流增势迅猛,**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1.14亿吨,海运业运力达到226万载重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5倍和1.9倍。海洋旅游不断提升,接待国内外游客1153万人次,旅游收入73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1倍和1.5倍,成功承办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渔农产业稳步发展,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实现渔农业总产值93.2亿元,比2001年增长26.3%,远洋渔业产量占全省的80%,建成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2.5万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8个,省级“农家乐”、“渔家乐”基地20个,引导渔民转产转业1万余人,渔港建设进展顺利。银行保险证券业、房地产等服务业稳步发展。过去的五年,是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的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2.5亿元。大陆连岛工程获得国家正式立项,岑港、响礁门、桃夭门三座大桥建成通车,金塘、西堠门两座大桥建设快速推进。建成了大陆引水一期工程,及时缓解了**缺水问题。新建了标准海塘、渔农村饮用水、河道整治、海水淡化、城市防洪等一批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完成了**发电厂一期2号机组建设、嵊泗与大陆电力联网工程,实现了岱山、嵊泗两县用电同网同价。钓浪等一批围垦项目已竣工或成陆,新增土地4.3万亩。新建改建等级公路358公里,在全省率先完成通村公路等级化率和路面硬化率100%目标。累计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2.3亿元,新城建设初具规模,“南生活、北生产”的本岛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市域整体布局、城乡互动的城市发展战略正在推进。定海、沈家门XX县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岱山、XX县区城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1.1%。“大岛建、小岛迁、陆岛连”战略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序开展,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五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建立了招投标统一平台,机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深化了国有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城镇医疗机构、农村信用社等体制改革。新一轮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承包流转机制得到完善,渔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免征农业税。制定完善了扶持金塘、六横、衢山三大岛发展政策。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7.1亿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了中远和常石船舶修造、马迹山矿砂和册子原油中转、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岙山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六横煤电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累计引进市外注册资本金3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口岸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开放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大力实施“暖人心、促发展”工程,积极开展渔农村小康社区建设,实施了渔农村新社区60岁以上老人以奖代保制度,并逐年提高奖励标准。建立了从市到村(社区)四级渔农民就业援助组织和渔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