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医学论文 / 文档详情
中医药学科建设论文.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药学科建设论文.doc

中医药学科建设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药学科建设论文1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现状自198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6个中医药学科被批准为原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点以来,截至目前,共有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94个学科建设点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央财政共投入亿元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十一五”期间非中央直属单位临床类学科建设。其中东部地区共有384个学科建设点,中央财政投入经费亿元;中部地区217个学科建设点,中央财政投入学科建设经费亿元;西部地区193个学科建设点,中央财政投入学科建设经费亿元。2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学科研究方向同质化现象较突出通过对794个中医药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的整理汇总,共形成2779个研究方向,最多的为6个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点,最少的为3个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点。名称相同、建设单位不同的学科点在研究方向上存在雷同现象,导致不同专家就同一个问题重复研究,造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学科建设进程,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个学科建设点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少同一名称学科的顶层设计和交流与合作机会,不利于学科资源的科学配置。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待改善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间不平衡、区域内不平衡和单位内不平衡。区域间不平衡导致东、中、西部学科发展不协调,区域内不平衡导致同地区不同单位间发展不协调,单位内不平衡导致基础、中药、临床发展不协调。优者更优,劣者更劣,使中医药重点学科在区域间、区域内、单位内的发展出现“马太效应”。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在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院所、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学科建设机制创新以及成果总结和转化方面仍待进一步加强;在团队、平台等资源整合,以及运行和目标管理等方面仍需加大改革力度;对阶段性成果需进一步系统整理提炼总结形成新学说;需进一步完善创新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待加强高层次人才是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的794个中医药重点学科中,仅有“十一五”期间的170个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中央给予了经费支持,其余的624个重点学科到目前为止均无中央经费支持。经费的不足导致中医药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无法有效落实。3基于“群”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研究学科群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技创新中攻克医疗难题的基本手段,是建设国家中医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以攻克和掌控某一疾病为导向,融临床、基础、中药,汇东、中、西部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为一体的中医药学科群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厘清内涵和外延,明确学科群定位内涵和外延是对学科群的阐述和定位。内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即反映学科群的本质属性;外延则是内涵的拓展,即学科群建设的范围。不同的层面和环境,学科群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目前,我国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和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基于某一疾病或研究而形成的中医药学科群,其内涵在于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知识、促进学术发展、提升临床疗效,围绕学科群内涵建设而开展的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条件建设、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及社会服务等则构成了学科群建设的外延。整合学科优势资源,突出中医临床服务功能中医药重点学科作为整个学科群的龙头,其总体目标是推动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而衡量学术水平的核心是临床疗效,因此,重点学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临床疗效进行。中医药学科群的建设,有利于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各类资源的互补共享,促使各学科间以强扶弱、以老促新、以快带慢,缩短学科间的差距,进一步体现学科群的特色与优势,使学科逐步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创造更高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培育中医药领军人才,推进中医药团队建设人才是学科群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学科团队主要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四类人才构成。学术带头人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高的老中医药专家或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学科带头人,主要对学科建设进行学术指导。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领导者,肩负着引导和带领学科发展的重任。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医药学科建设论文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